分享

历代玉雕龙的演变及特点 (下)

 申申如也x4y0io 2018-04-04

中国古玉


宋元

        宋代玉龙一般雕刻的活泼精细,龙身较唐龙短小,多素身但不像唐代玉龙那么粗犷有力。宋代龙头与唐代基本相同,但龙嘴没有唐代张的那么大,嘴角不超眼角,基本在眼睛的三分之二处;雕工线条硬,嘴出现了棱角;龙的上唇高翘,下唇微翘,多不露出牙齿只用细阴线刻画牙齿,上唇好象贴了一块椭圆形的烧饼;同时在龙额后出现两根细长角,两角的尽头向上卷勾。素身龙较多,在身体两侧用阴刻线刻画出两道边,用来表现龙的立体感。龙腿很长,龙其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没有唐代的那样有力;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漂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一般是3到4个。尾巴尽头有少数出现火焰般的装饰物,云纹饰多种多样,不像唐代云纹那样肥硕,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龙纹边还出现了山石的陪衬。

宋  白玉 镂雕云龙嵌饰

宋 青玉龙柄长方折角杯


 宋 白玉龙纹带环

 宋 青玉龙首饰


宋代龙素身较多,以阴刻线划出两道边,表现出龙的立体感。


元代玉龙


       元代的玉龙大体模仿唐代,但身体比唐细长,蜿蜒游动显得气势磅礴;龙额后有两根细长角,雕为勾角或单岔鹿形角;眼细长,如丹凤眼,粗眉紧靠眼上,眉骨突起,给人以眉毛压着眼睛的感觉,显得威猛;张口、嘴角在眼角前,嘴、鼻、眼点头部的三分之一;吻较前长且卷曲,如象鼻;龙头型细长,毛发向后漂浮,有的一绺,有的分成两股,有龙头的左右或上下;尾巴多自后腿下穿过,尾尖上翘;早期为秃尾,后期出现带五到七个光舌的火焰尾;腿部粗壮而长,关节处有细长腿毛向后飘拂;龙爪以三爪为多,多呈球状;小腿上有表示筋骨的短小阴刻线纹。左颈部,大腿与身体连接处留有深雕痕迹。


元 青玉莲托坐龙

 元 青玉镂云龙方形嵌饰

元 玉镂雕升龙海石榴花嵌饰

 

 元 青玉雕降龙嵌饰

 元 青玉镂雕荷花蟠龙饰片

 元 青玉镂雕降龙铊尾


       元代玉龙盘旋曲折,很有气势。工匠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给人以动感。


明清


       明代玉龙头部刻划线条很深,脸雕的又长又宽,头部鼻子上端用如意云纹装饰,鼻子上翘,鼻旁出须;眼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较高,又叫“虾米眼”,依龙头上下或平排,斜排;发型为早期向后飘扬,中期向上冲,后期为前冲;龙尾为唐龙式蛇尾,没有装饰和本朝卷云式长须尾两种;龙腿较长,小腿细瘦,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排列整齐;龙爪为风车球状,为明特有。有三至五爪之分,常见的是四爪、五爪龙。龙腿关节处毛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如刻小云头,云头上再刻出短小的直线等。


 明 白玉镂雕蟒龙嵌件

 明 白玉镂雕蟠龙纹带环

 明 青玉龙钩

 明 青玉龙钩

 明 白玉镂雕龙纹带板

 明 白玉镂雕菱花形龙纹带板

 明 白玉镂雕云龙玉带銙


       明代龙眼俗称“虾米眼”,短发,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片,身体瘦长,做工粗糙。

       清代玉龙有仿古风格的也有本朝风格的,头型比明代短,头额宽阔饱满,龙角距离宽,头部毛发丛生,好象从头的四周长出,没有什么规律,呈披头散发状;龙眼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比明代更为突出;眉毛、腮部用锯齿纹处理;龙身短粗,鳞纹更写实形象化,龙爪也是三至五爪,但以四、五爪居多,龙爪是一爪前探三爪在后(田园玉翁注:举例是4爪中有一爪在前,三爪在后,是分开的,以前的龙爪没有这个细节处理,基本是均匀分开的);腿尾多锯齿状,有的雕为一绺,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火焰和锯齿形等。


 清 和田碧玉龙纹盏

 清 和田碧玉龙凤纹花插


 局部


 清 和田青玉龙纹宝月瓶


 局部


 清 和田青玉蟠龙戏珠贯耳瓶


 局部

 

清 白玉镂雕龙嵌件

 清 白玉龙钩

 

       清代的玉龙头部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龙鳞更为写实形象,过于讲究精工与规矩,造型与纹饰都显呆板,雕刻刀法也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


来源:中国古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