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频教程丨写意山水画· 树体的组构理念

 昵称40044036 2018-04-04



图文版教程

我们学习山水画,首先要打好树法、石法的基础技法。《芥子园画传》中详细介绍了画树的步骤及要点:


“画山水必先画树。树必先干,干立加点,则成茂林,增枝则为枯树。下手数笔最难,各审阴阳向背,左右顾盼,当争当让,或繁处增繁,或简而益简。当熟四岐,后观诸法。四岐者,即画家所谓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也。然不曰面而曰歧者,以见此法参伍变幻真若路之分歧。熟之则四歧之中面面有眼,四歧之外头头是道,千头万绪,皆由此出”。

 

从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中国画树法学习的三大原则:


一、习画须先习树法,习树法要学会寻找规律。古人的“树分四岐”,指树的前后左右出枝需顺理而行,如熟路行走,有条有理;


二、所有体格的前后左右关系均要转化为笔墨的争与让、繁与减等运笔方法;


三、“树分四枝”是树法的基本法,其它诸法都必须在此法的基础上展开。

 

以下我们着重通过六幅课徒稿(均由张伟平老师绘制),来看影响树转折、走势的六个关键环节。

 

△ 主、次干分枝简明图

 

(一)主干分枝时如果平分左右,我们感应不到它们的前后关系;

(二)如果左干勾勒稍微延长,其前后关系马上分明;

(三)如需将右干推得更后,可添加数笔;

(四)勾勒用笔在不同的树干上添加勾勒,树干的关系显得更复杂而富有变化。

   

△ 主干与次干的四种转折关系


主、次干的前后左右延伸关系无非四种:一、向前上延伸;二、向前下延伸;三、向后上延伸;四、向后下延伸。


掌握了这四种不同方向的延伸方式,我们就能把握并理解树干的任何变化模式。

 

△ 主干、次干、中枝、细枝、树根标识图


画树一定要紧紧抓住根部、主干、次干、中枝、细枝(点叶、夹叶树的细枝偏少,以便之后用点)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打好树势的基础,第二、三环节是确定树的主要势态,第四环节的作用是延伸并细化主要势态,第五环节是丰富树木的呈现效果。

 

△ 中枝与次干、小枝的关系示意图


五个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出中枝,中枝的存在可比作树木的脊梁,很多人画树臃肿不精神,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中枝出得杂乱无序。尤其是学画枯树时特别要引起重视,要做到在任何复杂的枝丛里都能感觉到中枝的存在。

 

△ 树梢与树根示意图


树梢与树根是常被忽略的部位,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根与主干,主干与次干、中枝、细枝的有序结合上,即各枝的“关系”上,要确保每种关系都自然生动、有条不紊,既要合乎“画理”,也要合乎“物理”。

 

△ 树法出枝


出细枝或点叶是画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视觉效果最宜得到体现的环节。它的基本要求是出枝角度要匀,不能变化太大,疏密要得当。我们将在下一讲中详细展开。


但是不管什么规律,都离不开用笔的排列,浓淡、疏密的相间、相让,一切都在变与不变中运行。


△ 张伟平课徒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