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蒙古通辽市历史之老通辽的老旱烟

 mrb8 2018-04-04

[转载]老通辽回眸之三十五_老通辽的老旱烟

饭后一袋烟,赛似活神仙

 

旧时,人称东北有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养活孩子吊起来,十七八的姑娘叼着大烟袋。通辽毗邻东北,早期移民也有很多是来自辽宁、吉林,生活习俗与东北无异。抽烟,是东北人普遍的嗜好,人人手中都有一杆烟袋,就连七八岁的小孩子也会鼓捣几口。

旱烟,据说原产于美洲,明代万历年间由菲律宾传入我国。因其独特的刺激性而受人青睐,得以广泛传播。地不分南北,一度以吸烟为时髦。吸食旱烟成了国人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方式。手持一杆旱烟枪喷云吐雾,其乐淘淘,当时,流传一句顺口溜,叫做:饭后一袋烟,赛似活神仙。

抽烟的人总有各种借口,累了,抽一口烟解解乏;困了,抽一袋烟精神精神;冷了,抽一袋烟暖和暖和;一个人闲暇无事,抽一袋烟解闷儿;在一起,互相让一袋烟显得混合。

其实,东北人大多数人抽烟,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冬季漫长寒冷,数九寒天,外面冷得伸不出手,除了迫不得已,大多数人选择躲在屋里猫冬。坐在热炕头上,妇女们成帮结伙做针线,男人们掷骰子,推牌九,都手里不离一杆烟袋。小孩子、大姑娘在这种环境下,受好奇心驱使,也要尝试一下,大人们对此绝不反对呵斥,反而怂恿,支持。用不了多久,就有一个瘾君子出现。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抽烟成本不高。在农村,房前屋后选一块空地,随便种上几垄,足够一家子抽一年。种的多了,还可以拿到集市上去卖,换回几包洋火,二斤洋油或者打几斤酒。即便在城里,早些年空闲地方也不缺,勤快人围起大院子,种点黄瓜茄子大葱,还不忘种几垄旱烟。

当然,城里种旱烟的毕竟不多,大多数人只得花钱买。旱烟有很多品种,不同的土质种出来的旱烟也不一样。最便宜的属“蛤蟆癞”,劲头有的“薄”有的“冲”,但都有一种臭味,十分难闻,但因为便宜,还是有人买。最有劲的属“小叶红”,有人夸张地说,抽一口能把脑瓜盖子顶开。不是烟瘾特别大的不敢操弄。最好的烟当属“关东烟”,关东烟里最好的要数“蛟河烟”,当年的很多店铺都经销旱烟,也有专门卖旱烟的黄烟铺。不同的是,黄烟,众约俗成,一律写成黄菸。由于抽烟的人多,旱烟销量相当可观,据1919年资料显示,这一年外进“叶烟草一万斤。”1919年通辽通火车以前,黄烟都是从吉林、辽宁等地经郑家屯转运过来。

 

鼻烟壶 烟袋  烟荷包

清代,满族、蒙古族讲究吸鼻咽,把烟碾成粉末,加香料,。吸鼻咽的时候,先把一小撮鼻咽倒在手指上,放在鼻孔下用力一吸,在鼻烟的刺激下,立即会打喷嚏。

由于吸鼻咽最早为贵族推崇,就产生了专门装鼻烟烟料的鼻烟壶,材料繁多而讲究,竹子、瓷器、料器,玉石、玛瑙。后来,又发展为“内画”鼻烟壶,即在烟壶内壁绘画山水人物,由于绘画精细,以至于鼻烟消失后,鼻烟壶却以艺术品的形式久为流传。鼻烟流入民间后,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风俗。蒙古人见面,要相互交换鼻烟壶,挖取一撮鼻烟吸食后,再仔细欣赏对方的鼻烟壶,连连夸奖,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旱烟由俄罗斯传入我国北部边疆,并很快流传。中国人干什么都要讲究形式,何况抽烟这种上至皇帝高官,下至平民百姓的“全民爱好”。

抽烟,要有烟袋。《大宅门》里的白老七就有一根长杆大烟袋,无疑是身份的象征。《铁嘴铜牙纪晓岚》更是手不离烟袋,而且是金杆烟袋,更是显示出他的与众不同。

烟袋杆,南北方各有不同。南方产竹,烟袋杆以竹子为主。有代斑点的斑竹,有精致的湘妃竹。也有红木、酸枝木烟袋杆,比竹子的讲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通辽周围有一种灌木,叫“老鸹眼”,也叫“臭李子”,别看名字挺丑,却浑身都是宝,作为药用,有清热解毒、泻下杀虫、止咳祛痰的功效。更绝的是它的细枝干,仿佛是专门为制作烟袋杆而生,它的里面有很软的芯,很容易弄掉,两端稍作加工即可安上烟袋锅、烟袋嘴。一般老百姓不讲究排场,只求实用,不用涂漆即可使用。

因为有需求,城里就有了烟袋杆制作匠人和专门出售烟袋的铺子。铺子门前高挂一个造型夸张的大烟袋,下面拴一根红布条招徕顾客。铺子里出售的烟袋杆要美观的多,外面涂上黑漆,还有暗红色花纹,像虫子爬过的痕迹,随意而自然。

烟袋锅以黄铜居多,也有白铜的。根据烟袋大小烟袋锅也不同。区分烟袋锅品质高低,要看上面的花纹,高档的烟袋锅,周身刻满花纹,十分美观,仿佛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普通的烟袋锅无任何纹饰。

烟袋最讲究的还是烟袋嘴,一般的烟袋嘴为普通石头,高档的烟袋嘴有玉石、玛瑙、翡翠。有钱人常常为拥有一个好烟袋嘴骄傲。玉石、翡翠、玛瑙烟袋不仅好看,实用性也强,含在嘴里温润,有绵软感,即便在寒冷的冬季,叼在嘴上也是如此。

最讲究好烟袋嘴的莫过蒙古人,很多人不惜高价购买。按照当时的物价,一个好烟袋嘴可以换一头大牛。过去,蒙古人进城,身穿蒙古袍,腰带上挂着好几样东西:蒙古刀、茶叶口袋、枪沙、火药、烟荷包、火镰,当然还有旱烟袋,斜着别在腰袋上。蒙古人的见面礼也与烟袋有关,行礼过后,年轻的要向年长的敬烟,从烟荷包里挖出一袋烟,撩起袍子大襟,把烟袋嘴擦干净,双手递给对方,再打着火镰给对方点着。朋友相见或彼此不熟悉,先把烟锅装满按实,相互交换烟袋。抽上一袋烟,夸奖几句“好烟”,以示友好。

烟荷包,又叫烟口袋。汉人的烟口袋很随意,不讲究,大多数人是用布随便缝一个。高级一点的是皮的,三伏天返潮,旱烟变得黏黏糊糊,装在皮口袋里烟就干爽多了。蒙古人的烟荷包十分精美。蒙古烟口袋长约七八寸,三寸多宽,上口抽褶。最美观的是烟荷包上口一侧缀有两个绸条,大红大绿,配上黑色烟荷包,十分醒目。挂在腰带后部,走起路来随风摆动,成为一道风景。烟荷包两侧绣着各种图案,荷花、牡丹、缠枝花纹等等。烟荷包大多为婚前情人所赠,属信物,因此十分珍惜。

 

[转载]老通辽回眸之三十五_老通辽的老旱烟

喇叭筒 烟斗

1945年之后,出现了用纸卷烟,不用随身带着烟袋,方便实用。不过,这种方法是舶来品,和“大鼻子”有关。

1945年9月,苏联对日宣战,大批部队浩浩荡荡开进中国东北。至今,有两件事人们记忆犹新,一是“跑大鼻子”,二就是卷旱烟。

“跑大鼻子”,是指一部分苏联红军所到之处,随意骚扰妇女。他们肆无忌惮,奸淫成性,甚至不分老幼,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十几岁的孩子,一律不予放过。当时,一听到“大鼻子”来了,妇女们闻风丧胆,纷纷逃之夭夭。当时,很多年轻的姑娘剃了头发,脸上抹着锅底黑,终日不敢出门。据老年人回忆,大鼻子每到一户人家,把枪放在门口,进屋搜寻妇女,不幸被他们见到,难逃一劫。

据说,这部分苏联红军是在战争中被俘不久的“白俄”,军纪很差。后来因影响恶劣,进行过整顿。但给东北妇女造成的伤害,已无法弥补。

用纸卷旱烟,也是那个时候由“大鼻子”带来的。“大鼻子”卷旱烟喜欢卷“喇叭筒”,即先把一条白纸卷成喇叭状,再往里面塞旱烟。随后,再把底部折一个弯,俗称“撅嘴损”。

后来,人们普遍学会了这种方法,并有了新的发明:先把烟末撒在纸条上,然后再卷起来,捏住一头用手指捻,抽烟纸呈螺旋状,所以叫做“步步紧”。还有一些人手比较笨,不会卷,把烟末撒在纸条上,卷成两头一边粗,然后用吐沫粘好,被斥之为“吐沫抿”。

现在看起来白纸很普通,在过去的年月,并不是随处可见。一些瘾君子为了抽一口烟,可谓费尽心机,包装纸、报纸、“洋黄历”(日历本)、学生写过字的作业本,几乎所有的纸都用来卷烟。其实,有些纸是不便于卷烟抽的,有的纸卷烟,抽起来会有一股难闻的气味,有的纸卷烟“要火”。但无法抵御烟瘾的诱惑,只能在所不惜。

烟斗,也是由国外传进来,在知识分子当中似乎更受青睐。钱钟书在《围城》里曾经说过:“英国导师一边抽烟斗,一边跟学生谈话的。”此外,斯大林也是手不离烟斗,文章记述他和高尔基,他们“一个叼着烟斗、一个吸着烟卷,单独聚在一起,喝着葡萄酒,一谈就是几个小时。”相形之下,中国人好像更钟爱烟袋,根据身份不同,拿着不同材质、不同尺寸的烟袋,成为旧时人们身份的证明。

五花八门的“火”

抽烟离不开火。百年来,火的使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火镰,是早些时候人们最普遍的点火工具。火镰是把一块铁条镶嵌在一小块木头上,要打火的时候,先用一块火绒放在火石(燧石)上,通过火镰的用力磨擦打出火花,点燃火绒,然后把正在冒烟的火绒按在旱烟锅子上,就可以用力的抽起来。这是一种比钻木取火稍微先进一点的取火工具,它消失的时间距现在只有七八十年。

火绳,是在家里常用的点火工具。秋天,采来艾蒿,晒干后搓成绳子,盘成一盘,使用的时候吊在房梁上,抻下一头点燃,艾蒿就长久不熄灭。

艾蒿多在夏天使用,因为它还有一个特殊功能——熏蚊子,点燃后会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当时,无论城乡,几乎家家必备几捆艾蒿绳。到了冬天,点烟换成火盆。火盆是一种取暖用具。火盆有自己烧制和买来的两种。烧制火盆很简单,用黄泥做成一个泥盆,大小和二盆差不多,比二盆厚,将其埋在柴堆里点着,慢慢烧。这是一种简单的制陶方法。因为在此后的使用中离不开火,也是一个慢慢的烧制过程,只要精心使用,会越来越结实。买来的火盆是用生铁铸造的,结实、耐用。当时,家家户户都烧柴草、苞米秸秆,烧火做饭之后,把未燃尽的草木灰掏出来,装在火盆里,想让屋子暖和点,就把表面的灰拨开,不用了,就用烙铁把表面拍实。冬天,围在火盆边上,边聊天边吸烟,或是在火盆里烧土豆,烧黄豆,烧苞米粒,是常见的生活场景。

后来,城里逐渐使用火柴。最初,因为火柴都是日本货,人们叫它“洋火”也叫“取灯”。最早的火柴并非“安全型”,灰白色的火柴头随便往哪里一划,刺啦一声就着了。较粗糙的石头,“洋灰”地面、窗台,轻轻一划就着。在野外,抽烟的人经常在自己的鞋底上划火柴。

火柴不算贵,但使用量很大。通辽建镇第十个年头,每年需从郑家屯转运火柴一千五百箱。

打火机的出现要晚一些,最初,只是少数当官的,拿薪水的人使用。因为打火机要用汽油、火石,购买,贮存都有点麻烦,最初只是城里的少数人使用,也算得是一件奢侈品。这种使用打火石、汽油的打火机一直用了几十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渐被气体打火机取代。

如今,卷烟逐渐代替了旱烟,即便到农村,烟民拿在手里的也大多是“过滤嘴”,烟袋、烟嘴都成了收藏市场里的商品。至于烟斗,由于制作精良,材质讲究,更是人们收藏的对象,大街上还有专门出售烟斗的商店。随着戒烟令越催越紧,全面禁烟之日恐怕是迟早的事,那时候,以往作为随手使用的吸烟工具,也只能到博物馆里去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