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心健康 | 春暖花开又接倒春寒?让高血压患者危机四伏的原因就是它…

 渐近故乡时 2018-04-05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春季本应该是十分舒适的季节,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季却有可能危机四伏,原因就是春季昼夜夜温差大,冷暖不定,这种温度的变化最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尤其像北京最近的气温变化实在是太大,上周还是早晚温度较低,中午气温将近30度的天气,清明这周又一夜回到冬季,这样的温度变化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有诸多不利,对很多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季的养生保健有诸多注意事项。


血压波动大,心梗风险高


春季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呈现两大特点:一是血压波动明显,有时候白天血压正常,但是在晚上气温较低时,血压上升明显,有时可有近20mmHg的差异;二是高血压合并心衰、心梗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缓慢减衣物,保护机体阳气


面对昼夜温差大的状况,高血压或者冠心病患者该如何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呢?


建议高血压患者注意保暖,缓减衣物。虽然一天之内温差很大,中午气温较高,但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还是要注意保暖,固护阳气才好。一般来说,人体最舒适的体感温度是26℃,此时血压也最稳定,所以应避免着凉受冻,宜适当春捂,缓慢减衣物,防止风邪入侵,保护机体阳气。



另外,在户外活动时,也最好等太阳出来之后,所谓“夜卧晚起,必待日光”。运动出汗之后不可立刻脱下衣帽,运动结束及时加衣,防止腠理疏松,风邪乘虚而入。


晚上应保证睡眠充足,做到“早睡早起慢起床”,醒后“醒神”三分钟以稳定血压,不急于起床,起床后动作易缓慢,避免血压剧烈波动。


规律服药,切勿自行增减


老年人由于动脉硬化,血管舒缩调节能力下降,24小时内血压变化更加明显,血压波动幅度变大。血压在清晨升高明显,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



在春季寒冷的早晨,血压上升的情况还会更严重,所以,老年人一定要规律服药,不要自己随意调整药物剂量,必要时,最好能够做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明确自己血压的高峰及低谷的时间点,从而及时准确服用降压药来达到降压目的。


另外,通过临床观察,有相当部分的1-2级高血压患者(血压低于179/109mmHg)如果能够遵从医嘱,进行相应的生活方式改变并按时服药,才可以降压,维持稳定达标。


高血压患者不可随意进补


“医生,我应该吃点什么补一补啊”,在门诊不少高血压患者会咨询医生进补的事情。然而高血压患者的证型多数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类型,吃人参、黄芪、党参等补益气血的中药材不但对病情无益,反而是火上浇油,可能诱发血压上升。因此,如果需要药膳食疗的话,最好先咨询专科医生之后,再针对自己的体质做有针对性的调理。



实际上,吃补药不如坚持做运动,每周4次,每天坚持4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将血压降低10-20mmH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