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勃溺水、卢照邻自杀,初唐四杰为何成为''''初唐四劫''''?

 昵称32901809 2018-04-05

初唐四杰,文采虽然非常出众,但命运却都很不好,杨炯虽然命运稍稍好一些,但也是在四十岁左右突然死去,古人称为“暴卒”,终身最高职位只是七品县令。

王杨卢骆,这几个人排在一起,不但文风上有近似之处,人生遭遇上也比较类似,他们或服务于皇宫中的太子,或服务于王府里的王爷,而且王、杨、骆都早有神童之称,王、卢、骆都经历过牢狱之灾,都是终生坎坷,没做过什么大官。他们的仕途就像2016年的股市K线一样,一直低位徘徊,震荡走低,熊得很。据说当时的名臣裴行俭一眼就看出四杰“浮躁浅露”的性格,并断定他们做不上什么高位,能得善终就不错了。事实证明,老裴的“乌鸦嘴”还真灵。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有些道理的,四杰往往是感性大于理性,和官场老油条们是有很大区别的,所谓“强极则辱,情深不寿”,就是这个意思。而且有时候似乎上天是不能让人完美的。就像人们所说的“红颜薄命”一样,所以有“才子而美姿容,佳人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匪独为造物之所忌。盖此种原不独为一时之宝,乃古今万世之宝,故不欲久留人世取亵耳。”意思是说:“又帅又有才华的男子,和会写诗填词的美人,一般都不会长寿,不是说造物主妒忌他们,因为他们不单是一时的宝贝,也是从古到今的珍宝,在人间留得时间长了,会被尘世亵渎。”比如很多女粉丝喜爱的纳兰容若这样的。

当然了,才貌双全的帅哥美女也不必害怕,上面这些道理未必适用每一个人,像王维、薛涛之类就也有不少的寿数。

当年宋之问有这样一段文字,虽然他的人品有问题,但他和四杰之一的杨炯是好朋友,评论倒是极为精当,不妨借来一用:

王也才参卿于西陕,杨也终远宰于东吴,卢则哀其栖山而卧疾,骆则不能保族而全躯:由运然也,莫以福寿自卫;将神忌也,不得华实斯俱。


上面意思是说:王勃被贬斥为西陕之地的小官(当一名参军,从八品以下的小角色,干些抄抄写写的闲杂事情),杨炯最终在东吴盈川县(今浙江衢州市上)县今位子上死去,卢照邻因为患了风疾(麻风病或心脑血管病)卧在山中,骆宾王更惨,造反不成被杀,都是因为命运的安排啊,让他们不得福寿,也可能是神灵妒忌吧,不让他们的才华有回报。


附:王勃仕途历程:

十四岁岁朝散郎(从七品)――十八岁逐出王府――二十四岁虢州参军(八品以下)――再贬为平民――终

附:杨炯仕途经历:

校书郎(正九品)――詹事司直(正七品)――司法参军(从九品)――习艺馆教习(从九品)――县令(从七品)――终――追赠著作郎(五品)

卢照邻仕途历程:

王府典签――新都县尉(从九品)―――终


骆宾王仕途历程:

奉礼郎(从九品)――武功县主薄(正九品)――京县主薄(从八品)――侍御史(从七品)――县丞(从九品)注:没到任――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