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海曲上人 2020-04-19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卢照邻

天妒英才,两大才子,溺水而亡

提诗词文章绕不过大唐,提大唐人杰离不开初唐四杰。卢照邻和王勃、杨炯、骆宾王三人合称“王杨卢骆”,被世人奉为初唐四杰,哪怕是在才子英杰灿若繁星,数不胜数的大唐朝,他们四位的风采也始终不曾被遮掩,一直光辉璀璨,他们是打开大唐盛世文坛的先驱英杰。

卢照邻,字升之,号幽忧子,虽于王勃、杨炯、骆宾王三人并称四杰,但却是初唐四杰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其出生年月和身死时间都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其生卒时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载为“约635-约689年,又说约636-695年”;《唐诗大辞典.修订本》则称是“634-686年,一说635-689年”;《唐诗汇评》则记为“约630-约680年后”,都各有说法,完全无法确认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都只是后人根据其诗作和生平的相关事件联系推测出来的。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初唐四杰

卢照邻的幼年时和四杰中的另外三人倒是无多大差别,都是自幼熟读诗书,博学能文,小小年纪就能通晓各大经义典籍,被世人称为神童。

可是在其他方面他却和王勃、杨炯、骆宾王三人迥异。卢照邻曾拜道家名士,药王孙思邈为师,在四人中鹤立鸡群,最具仙风道骨,游离于众人之外。晚年是更是一直寻仙问道,先是入太白山修行,后又移居于少室山中之东的龙门山,最后徙居阳翟具茨山下,与晋代隐士陶渊明一般过着“种豆南山下”的生活,他买下了田园数十亩,又疏凿颍水,使其环绕住宅,好似为自己打造了一处世俗之外的桃花源。不仅如此,卢照邻好像早就决定了自己的归宿,早早的就在具茨山上给自己修筑了坟墓。

卢照邻和四杰中的另一人王勃一样,都是溺水而亡。不过王勃是出于天灾意外落水,卢照邻则是死于人祸自己投水。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初唐四杰

可能是因为王勃的一篇《滕王阁序》流传太广,在加上是英年早逝,死之时才不过27岁,还是风华正茂的小小年纪,所以更让人遗憾,更让人记忆深刻,一直被世人所熟知。反观卢照邻,虽不知他具体的生卒日,也不是死于寿终正寝,但是生命也应该长达五十年以上,相比王勃自然就不那么记忆深刻。卢照邻为何会选择投水自杀?可能是因为在政治上仕途不利的抑郁,又或者是求仙问道不见结果,甚至炼丹失败,因误服丹药导致自己中毒,手足皆残。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折磨,终究是让人十分难以忍受。仕途上的失意和长期病痛的折磨终于让这个隐居世外,颇具仙气的才子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在自家门前,投颍水而死,卢照邻高大的墓冢,至今还立在河南省禹州市无梁镇龙门村尚家村的河溪西岸。

卢照邻虽然看上去在“王杨卢骆”之中仅仅位居第三,但是当世以及后来的大部分文人,都认为四杰之首不应该是王勃,而应该是卢照邻,连同列四杰的杨炯也曾说出过“耻于王后,愧在卢照前”的话,让当时的大部分人也同样极为认可。

《 新唐书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诗学渊源》:(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

《竹林答问》: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

卢照邻的诗歌骈文样样绝佳 ,和四杰中的其他四人不一样,他不仅仅是擅长某一种文体或诗题,如王勃最擅骈文,杨炯最擅长五言诗尤其是乐府,骆宾王则是同时擅长五言、七言诗词,可卢照邻却是每一种都极为拿手,更是以歌行体为最佳,佳句传颂不绝。

卢照邻的代表作《长安古意》一直被传为绝唱, 其中一句“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更是千古名句,被后人誉为经典中的经典,更是被化成了俗语“只羡鸳鸯不羡仙”,在无数爱情故事和情人表白之中的文字中出现。

《艺苑卮言》: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诗薮》:卢、骆五言,骨干有余,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说起来卢照邻的仕途其实还算极为顺利,至少比起四杰中的另外三人来说,顺利不少。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初唐四杰

卢照邻早年间就深受邓王李元裕的器重,在邓王府上担任典签。

王府官,典签二人,从八品下,掌宣传书教。——《新唐书》

不仅如此,邓王李元裕甚至将卢照邻和西汉的大文学家、丞相司马相如相提并论,说卢照邻是“吾之相如也。”。而典签这个职位也是卢照邻十分喜欢的职位,因为李元裕是当时的皇帝唐高宗李治的皇叔,还极好读书,藏书颇丰,而典签就是掌管府上书册簿疏的官员,卢照邻正好可以利用工作之便,博览群书,使自己更加博学,才识更加高远。

不过好像那时候追求仕途的文人才子都免不了遭到贬谪,一言不合就会惹得朝中位高权重之人的不满,惨遭横祸。在卢照邻被调往益州(今四川成都附近)任新都尉之后,秩满去官寓居洛阳时,就如王勃因为一首斗鸡诗被贬一样卢照邻也因为在名篇《长安古意》之中写了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而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武三思,而被下狱。不过卢照邻好像也不像四杰中的其他三人一般,那么追求官位,在出狱之后直接就开始了他隐居世外的生活,甚至写下了著名的《五悲文》以自明。

“自以当高宗时尚吏,己独儒;武后尚法,己独黄老;后封嵩山,屡聘贤士,己已废。著《五悲文》以自明”——《新唐书》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一生也与其他大唐文人才子一般无二,先是得意再到失意,最后更是被病痛缠身不得善终,可谓是人生风光与不风光都经历了一遍,最后更是看透了无常世事,所以才会行走于世外,过着求仙问道的生活。在出狱之后不久,卢照邻就患上了风疾,于是一直寻找的在寻求着治疗自己的方法,可惜由于那时候医学技术的限制,始终没有办法治好,连他的老师,当时最负盛名,有着药王之称的孙思邈都束手无策。没有办法的卢照邻只能去寻访传说中的炼丹之术,以期能以此治好自己,只可惜还是事与愿违,甚至因为服用丹药中毒,让自己手足残废。

卢照邻还曾写下了《五悲文》来描述自己的病情,

“骸骨半死,血气中绝,四支萎堕,五官欹缺。皮襞积而千皱,衣联褰而百结。毛落须秃,无叔子之明眉;唇亡齿寒,有张仪之羞舌。仰而视睛,翳其若瞢;俯而动身,羸而欲折。神若存而若亡,心不生而不灭。”——卢照邻《五悲文》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当时的惨状,甚至让他发出了“死去死去今如此,生兮生兮奈汝何。”这样无可奈何的叹息,就如他自己给自己取的道号:幽忧子,幽而又忧,实在是凄惨。这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才子,可谓是尝尽了旷世的孤独,知道那时候他最后的依靠,老师孙思邈也先他一步离世,卢照邻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生不如死的他终于选择了一个投水自杀的结局。

卢照邻:初唐四杰,两杰溺水而死,世人却只知王勃,不认照邻

卢照邻

卢照邻一生虽然不幸,先是天降横祸惨遭入狱,又是突如其来感染风疾,再到误食丹药手脚残废,知道凄凉结局投水自杀。但是和初唐四杰其他三人相比也有他的幸运之处,起码他的人生和结局都是自己选择的,而且及早的主动脱离官场让他早早的就远离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像其他三人那样一直在仕途之上纠缠不休,郁郁不得志。因为他比那三人看得更透,首先他不像其他三人一直孜孜不倦的追求的着功名利禄,从一开始卢照邻就不是很在意仕途的成就,在从蜀地任职期满回归洛阳后就没有再去求过官,在入狱之后将政治的黑暗看得更加通透,直接选择了出世。只可惜,天妒英才,不随人愿,还是让他不得善终的落了个凄惨结局,实在是可悲可叹。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唐才子传》

《百度百科》

图片来源如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