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驼铃梦坡

 黑沙枣88 2018-04-05

        ……

曾经有多少梦驻扎在这里

        冰雪封冻的沙丘连绵着想说什么
        我仿佛听见有新芽欲裂的声音
…………
                                                                     徐望云

      驼铃梦坡,我的故乡。

乍一听驼铃梦坡,一种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仿若清脆悠扬的驼铃声,穿越深邃的时空飘渺而至。沙梁上逶迤的驼队满载着货物,延着丝绸之路,迎着夕阳的余晖缓缓而去,令人心驰神往。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诗人徐望云来新疆观光采风。深入沙漠腹地,夜宿军垦农家。走在绵延不绝的沙丘上,遐思飞扬,落笔成娟。留此灵秀诗句。

于是,驼铃梦坡的名字不径而走。

如今,这处亘古千年的沙漠,已被劈为原始生态沙漠公园,国家四A级风景旅游区。驼铃梦坡蛮声天下,美名远播。

      离开故土多年,疲惫于高楼林立里的穿梭。怠倦于永无止尽的喧嚣和燥光,还有日渐污浊的空气里挣扎。

        常常思念远方。

        思念风吹麦频头,雨止花飘香的广阔田野。和那片明净的沙漠。还有,那份恬静,春天里的明媚清风。

今年春天,实在向往的很。

于是,趁着一个空明的雨后清晨,约了伙伴们驱车前往,一路飞奔。

勤劳智慧的家乡人将土地规划的有条有理。从前那长满杂草的沟渠已不现踪影,现代化滴灌设施全面覆盖。更新后的林木成带成网,郁郁葱葱。

田野里新播的棉花正陆续出苗,早播的已经嫩绿得显行成垄,一片一片……

之于土地,之于棉花。

尤其在故乡这个明净的雨后,鼻中充满清新的泥土气息和大漠的淡淡清香,一种无以名状的乡土亲情在心灵深处弥漫…

碱滩上早年的学校已经搬离(早年尚未开发前打此路过,目睹光秃秃的荒滩,不见学校踪影,曾有过种种猜想,终不得解),现在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

延着停车场南边的公路西行500米就到了景区大门。

景区大门北侧矗立着军垦纪念碑。

这是一座烽燧式建筑,寓意十分深刻。

历史和腾飞的梦想在蓝天的衬托下交相辉映。庄严凝重而又活力四射。

广场南侧端座着军垦纪念馆,这是一座祭奠式建筑,长城垛口式的檐口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军垦人囤垦戍边钢铁长城的神圣使命。

展馆里那些老照片和许多年代久远的老农具,以及那些从前简陋至极的生活用具,更让人联想起老一辈军垦人在兵团建设之初,铸剑为犁刀耕火种的艰苦卓绝。



大渠(干渠或称斗渠)

曾经的大渠(干渠)从南六斗到北九斗纵贯园区,那曾经是三营垦区水利灌溉的大动脉。如今已被完整地保留下来,成为军垦农场水利建设的历史缩影。

一段玛河古道静卧在不远的芦苇丛中,“玛河古道”的巨时碑刻,默默地回味着遥远的孜孜流水,岁月叮咚。

这处无垠的沙漠,是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南缘地带。

150团和东南方向的149团垦区,像一枚顽强的绿色楔子,深深的楔入沙漠腹地,实践着人进沙退的壮举,令世人叹为观止。

     这里的沙漠,没有滨海沙漠的清秀, 也没有撒哈拉那样的狂野和恐惧。

      虽然沙尘暴偶然也会在春天的夜晚肆虐,但亘古千年的沙丘似乎从不曾改变。

      如果你对这片沙漠有足够的熟悉,甚至几十年前行走过的路径,都能轻易地分辩得出。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国家在莫索湾垦区开展循序渐进的沙漠治理。禁止砍伐和放牧,并加大力度,进行飞机撒播,人工种植。沙漠植被得以迅速恢复,沙漠动物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现在,现代化的滴灌设施遍布景区。红柳、梭梭、沙棘、沙拐枣,还有沙葱,琵琶柴等沙漠植物郁郁葱葱,不知名的小花妆点着顽强的生命,野罂粟迎风开放。

偶尔,也有黄羊、野兔等沙漠动物突然闯进人们的视线,又惊慌失措地逃匿而去。


野罂粟

园工们依坡依势,修筑了蜿蜒数里的简易沙漠公路,小火车和仿欧式宫廷马车直至景区深处。

沙漠摩托和越野车在沙梁和坡谷间驰骋纵横,发出阵阵怪叫和轰鸣

或信步游僵,骑着骆驼悠悠哉摇曳在沙丘之间。亦或徒步攀坡,登上高高的沙梁。

坐在错落有致的廻廊里,来一瓶沙漠冰啤,顿觉心旷神怡。

廻廊

远远的,蒙古包点缀在红柳丛间,像朵朵盛开的雪莲。彩旗飘扬处维吾尔少男少女载歌载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最热闹的是傍晚的篝火晚会。

所有的人围拢在篝火边,品尝着正宗的维吾尔烤肉、烤鱼、烤全羊。干红葡萄酒细细地品了来,都它尔和着手鼓响起欢快的节奏。人们亦歌亦舞,举杯互祝,将游园的兴致带向高潮……

脚下陡坡上“驼铃梦坡”四个猩红的钢制大字颇有气魄。坡底的眼镜湖波光涟漪,随风微皱。

乘上头顶的钢索缆车,贴着湖水呼啦啦滑行而下,用孩子的话说,那叫拉风,酷毙了。

少年时学校每年春天里组织野营拉练都是在这片沙漠。

头两天派人进去探好行军路线,并埋下少许水和食物,以及行进指示(纸条),经风一吹痕迹全无。有“由此向X行进x米再向x有x……”之类……等等。如果找不到食物和水就会挨渴挨饿,甚至被淘汰出局。

行进中还有“快速通过x米,匍匐前进x米”等。还有从后往前,或从前往后传口令。那个时候的拉练,很逼真的。

每个班的行进路线不同,但最后的集结地就在今天的眼镜湖位置,北面的陡坡顶上插着红旗。冲锋号响起十几个班蜂涌而上,冲杀声一片,煞是热闹。

站在高高的沙梁上,面对着两汪清澈的湖水。眺望不远处晨雾飘绕的故里,想着这片土地的曾经和未来,深深的亲切感跌荡不羁。

是的,强国梦的背后有更多的强团梦,强连梦,强家致富梦。

谁曾想过,在这亘古荒漠上,会崛起一个世界名园?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必将崛起一个强盛富裕的大漠第一团!

我们期待着。

早晨好,故乡。

早晨好,梦坡,驼铃。

早晨好,我的故里乡民。


2016,7,2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