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以让孩子知道的清明小常识

 ly云尔 2018-04-05

明天就是清明节了,家长们也许会带上家里的小朋友祭祖扫墓或踏青出游。关于“清明”,有哪些小常识可以让孩子了解呢?



一、“清明”“清明节”“寒食节”的区别

01

清明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02

清明节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是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的习俗就是在清明节扫墓。

很多小朋友会把“清明”和“清明节”搞混淆,其实这两者有很大不同哟!看了前面的解释大家就应该明白了,“清明”是节气,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清明节”作为一个节日,则包含着一种风俗活动的纪念意义。


03

寒食节


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105日”,一般会在清明节前一两天。从春秋时期至今,寒食节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寒食节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寒食节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等风俗,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二、“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01

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02

踏青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03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04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书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05

荡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节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


06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练身习武之用,并列于兵书。



三、清明节的传统小吃


01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02

艾粄(bǎn)

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


03

馓子(sǎn)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四、与“清明”相关的诗词名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 程颢《郊行即事》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 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