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影像学分级、乳癌靶向治疗、乳癌随访

 路人乙j8xd5umc 2018-04-05

    乳腺影像学BI-RADS分级

             大多数人在拿到乳腺的钼靶片、B超检查和磁共振检查报告诊断时都会对报告内BI-RADS分类一头雾水,甚至认为2级、3级就是癌症的2期、3期,引起恐慌。

             其实,BI-RADS(Breast imaging reportingand data system)即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其各个分级意义如下:

       ☆0级:不分类,建议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和(或)同之前的结果做对比。

       ☆I级:阴性无异常发现。双侧乳腺对称,无肿块、结构扭曲和可疑钙化。

       ☆II级:考虑良性改变,建议定期随访(如每年一次)。钼靶X线阴性发现,报告可能描述一些改变,此病变在短期(一般为6个月)随访期间稳定或缩小来证实他的判断。这一级的恶性率一般小于2%。对这一级的处理,建议随访6 ~12 个月或≥ 2年。对临床触及肿块的评价用这一分级不合适;对可能是良性的病变但在随访过但总的来说并无恶性的X线征象。

              ☆III级:可能是良性发现,建议短期随访。良性可能性大,放射科医生期望程中出现增大者,应建议活检而不是继续随访。

       ☆IV级:可疑异常,要考虑活检。这一级包括一大类需临床干预的病变。此类病变无特征性乳腺癌形态学改变,但有恶性可能性,分为4A、4B、4C亚级。

       ☆IVA: 包括一组需活检但恶性可能性较低的病变。对活检或细胞学检查为良性的结果比较可信,常规随访。

       IVB: 中度恶性可能。对这组病变穿刺活检结果可信度的认识,取决于放射科医生和病理科医生达成共识。

        IVC:进一步疑诊为恶性,但还未达到5级的一组病变。形态不规则、边缘浸润的实质性肿块和簇状分布的细小多形性钙化,可归在这一亚级中。

       对影像学判读为4级的病变,不管哪个亚级,在有良性病理结果后,均应定期随访。而对影像提示4C 级、病理穿刺为良性结果者,则应对病理结果重新作进一步评价,以明确诊断。

       V级:高度可能恶性(high suggestive of malignancy)。这一类病变有高度的恶性可能性,检出恶性的可能性≥ 95%。(良恶性实性肿块鉴别表中恶性征象三项以上)临床应采取治疗措施。


       VI级:已活检证实为恶性(known biopsy-proven)

乳腺癌的靶向治疗


    十多年前,美国已经研制出第一个针对HER-2过度表达型乳腺癌的靶向药——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并在欧美多个知名癌症中心联合进行了多个大型临床研究(历时多年、入组数千名乳腺癌患者)。

        临床研究表明,接受赫赛汀辅助治疗一年后,80%的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获得了10年以上的生存期,70%的患者得到了临床治愈,即使是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也获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乳腺癌的随访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