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颐和风候 | 清明 】

 xm1234567 2018-04-05



明,春事渐深,杨柳比烟细,繁花刚上妆,万事万物清和又朗润。人们踏青寻春,祭祖扫墓,接踵联肩,画船箫鼓,终日不绝。




明节气有三候。一候桐始华。桐,是指白桐花。意为清明来到,白桐花开。二候田鼠化为鹌。鹌,是指鹌鹑类的小鸟。田鼠因白天阳光渐盛而躲回洞穴,相反,喜爱阳光的鸟儿则开始出来活动了。三候虹始见。清明时节多雨,天上的彩虹频频出现。



昆明湖畔。

春雨霏霏的清明,还有,疏雨淡烟中的十七孔桥。



知春堂。

绵绵细雨粘衣,袅袅柳丝拂面,在花鸟鸣啼和雨声滴答中,款款而来的便是清明



绣漪桥上。

千里烟波,暮霭沉沉,野渡横舟,空谷淡雾。眼前的画面像极了一副温润的水墨画。



长廊外,榆叶梅含苞待放。


澹宁堂前,池水幽兰。


昆明湖畔,清明风至。

春日和风,荡涤着尘埃,吹拂出生机,天地间一派气清景明。



邀月门外。

花丰枝瘦,白玉兰在繁花盛开的浓丽春色中,显得格外清寂。那天,我大胆的尝试用白底配了白花。



乐寿堂。

乐寿堂的紫玉兰要比白玉兰晚开一二周。紫玉兰还有一个很雅的名字:玉堂春。



赅春园遗址。

当山桃、迎春落下,满树连翘又尽情盛放,此时百花争艳,各式林木小草,都拼命舒展着身姿,全力地生长。




临河殿旁。

岸边的樱花次第开放,虽偏安一隅,却也开得热烈,幽幽冷香浮动。



石丈亭外。

海棠是春末夏初的花,每年的西府海棠一开,便把这一季的锦盛花事推向了高潮。



临河殿旁。

柳丝飞舞,似翠浪翻空,这便是草长莺飞的二月天。



十七孔桥。

湖水温涨,润雨如酥,春光化作一树新绿挂满枝头。



饮绿庭前。

阳光正好,微风不噪。这是一个放歌踏青,追逐春天的日子。



豳风桥旁。




紫气东来城关。

城关下的丁香树已经吐出新芽,再过几日,便又是满园暗香浮动。



玉兰堂外。

细雨悄寂,早春的黄花,碎了一地。



玉兰堂。

这世间所有的悲欢离合,爱恨纠缠,最后都如春天里的花开花落,了无痕迹。


二十四节气中,其它二十三个节气之名,皆为气候或物像,唯有“清明”一词,独具人文特色。节气与节日水乳交融,春天与思念相伴相生。天与地,今人与先人,现实与记忆,期盼与思念,在此刻得到联接、展开对话。


我想,大概没有哪个节气,能够像清明这样让中国人心生期盼和感怀了,恰如这清明的天气,乍雨还晴,似寒又暖,如人心,似往事。生命中,总有风平浪静后的波涛汹涌,劫数与因果都无法回避。我们唯有理性地思考生命的话题,才能愈加升华生命存在的意义,愈加追求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今日,清明。




风再起时,繁华谢了春红,冶艳春季只余下斑驳的光影。

下篇,谷雨。



关于《颐和风候》

       见微知著,观候知节,是先人安身立命、处世生活的参照,也是他们千百年生活实践中对时光的精雕细琢。《颐和风候》正是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为纲,以影像白描的笔法,串联起了颐和园在岁时节序中的光阴之美、幽趣之美、人文之美

       这个系列的作品,跨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照片素材逾万幅,既有常见的建筑风光和园林小品,亦有大量人文。我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带给读者最直接、最温柔的感触,重温与节气相关的文化记忆,赏读中国园林之美、传统文化之雅,唤醒世人沉睡太久的那颗温柔的心,感知节气变迁中的流年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