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传波笔下的红竹

 率我真 2018-04-05


1517279750424931.png

中国画竹以水墨为主,又曰写竹。皆因历代画竹高手多是文人,又于书法有着很深的造诣,并强调“书画同源”,元代大画家赵子昂有诗曰:“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便知书画本来同。”

【精品】李传波四尺横幅红竹画作品《题竹》

1517279764473131.png

李传波先生,1990-1998年曾拜师于爱新觉罗启功先生门下凭借着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崇高追求与深刻理解,在继承发展创新中,独创一派。笔墨功底精深、大气,潇洒,赋予了新的理念、特点,反映了新时代生活的内容,充分体现了他的中国画艺术神、魂、新、美之崇高境界。尤以画竹著称,名扬天下。被誉为当代一位难能可贵能书、能画的书画艺术家。

李传波四尺横幅红竹画佳作《池上竹》

1517279778322720.png

李传波的国画竹子擅用墨色勾勒出竹子的轮廓,将竹子的神韵展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将笔墨和书法完美地结合起来,竹叶用浓墨渲染,竹竿清秀,展现出一种典雅的气质和内涵。在这幅名为《池上竹》的作品中,画家以细腻的笔墨将三两枝从石缝中挺然站立,遇风不倒,瘦劲却坚韧的竹子呈现在观者眼前。传波先生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竹子被人格化了,此时,“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启功亲传大弟子李传波新品红竹画精心力作《竹

苏轼》

1517279792680655.png

李传波画竹独特,画石亦如此。自然界再无情的石头在他笔下也活了,比如此幅《竹苏轼》中的石头,这也是前人画中常用题材,但很少把它作为主体形象来表现的。李传波先生在画幅中央别具一格地画了一块孤立的峰石,却有直冲云霄的气概。画中的石头代表了人物形象,蕴藏着刚直不阿、气宇轩昂的品质,使人感到,此处画石头更有韵味,更能揭示深刻含义。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红竹画《禅庭芦竹十二韵呈郑谷郎中》

5.png

李传波的国画竹子,将书法与画糅合在一起,还成了共同表现形象的特殊手法,彼此关系不分割。在此幅作品中,李传波别具匠心地将诗句用书法的形式,题于空白之处,这倒成了不可或缺的表现方法,既深刻揭示竹之特征,寓意高尚人品的意境美,又有书法艺术替代皴法的艺术美。让人在观画时既享受到画境、诗境的意境美,又能享受到书法艺术的形式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中。绝对是当代国画竹子图中的精品佳作!

6.png

李传波题诗的形式变化多端,不拘一格,自然成趣,达到书佳、行款得体,画亦随之增色。所谓行款得体,即是视画面的实际,进行构思,讲究构图的形式美,因而他将题画诗或长题于侧,或短题于上下,或纵题、或横题、或斜题、或贯穿于竹叶之间,断断续续地题,观其形态,参差错落,疏密有致。是书也是题,是画也是诗,是诗也是画,欣赏每幅画中题画诗,既是绝妙的书法再现,也是将书画相映成趣的综合艺术,书题与画面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构成了统一的诗情画意,给人以综合的,完美的艺术享受。

李传波四尺竖幅红竹画《野竹·吴镇》

7.png

李传波笔下的红竹,是其高贵品质和文雅情操的真实写照,那竹之骨节,犹如天之骄子的风骨傲然于风霜雪雨之中,无半点粉饰痕迹。枝叶之神韵仿佛在风中漫舞,犹如佳人的纯秀,清美且含情;又像月夜的南墙,枝叶投影在白净的壁面上意境幽然,粼粼叠层却又不凌乱。竹叶,更像春风之妙手,从万花丛中精挑细选,裁剪出来的一丛无暇的碧玉。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新品绿竹图《竹里作六韵》

8.png

李传波老师用一支画笔,画出了竹子的质感和动势,向人们展示竹之精神。从梢至根,或从根至梢,虽一笔笔、一节节画出,竹竿却笔意贯穿、脉络相连。高下欹斜,转侧俯仰均在快慢疾迟的行笔中,在浓淡深浅的运墨间自然得之。

启功大弟子李传波新品墨竹《西湖泛舟入灵隐寺》

9.p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