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清明时节, 我总是会想起这首《清明》诗, 你也一定都读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许多人都知道, 此诗一直被当成是唐朝杜牧的作品, 但学者们考据,这可能是托名的宋诗。 杜牧外甥编辑的《樊川文集》,没有这一首诗, 洪迈汇编《万首唐人绝句》,也不选此诗。 《全唐诗》中还是不见这首诗。 唐诗中出现的“杏花”,均非酒的意象, 只有到了宋代, 诗词中才大量出现表示酒的“杏花村”。 《清明》是一首宋诗的可能性更大。 许多人也都以为, 这是一首描写愁绪的诗, 因为清明正是一个寄托哀思的节日, 路上行人欲断魂, 诗人受愁绪感染, 想到买酒浇愁。 然而,诗中的“断魂”, 并非指“伤心”, 而是“销魂”、“陶醉”之意。 整首诗乃是写:清明时节,小雨纷飞, 游人为景色所陶醉, 诗人兴致上来,想找个地方喝点小酒。 因为唐宋时期的清明节, 正是一个欢快的节日啊。 虽然人们心头还有一抹思念先人的淡淡忧伤, 但春光明媚,万物复苏, 不如抛却愁绪去寻春。 你看南宋《梦粱录》载: 每至清明日, 车马往来繁盛,填塞都门。 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 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舫,款款撑驾,随处行乐。 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 笙歌鼎沸,鼓吹喧天, 殢酒贪欢,不觉日晚, 红霞映水,月挂柳梢, 歌韵清圆,乐声嘹亮,此时尚犹未绝。 此时此刻,怎么可以没有美酒? 所以诗人才会借问酒家何处有。 而牧童遥指的杏花村,出产的可是黄酒。 因为流行于宋朝的美酒,都是黄酒。 那些游湖的南宋人, 都梦想着饮到一款黄酒: 流香——南宋御库出品的御酒。 饮过此酒的陆游一生都念念不忘: “归来幸有流香在,剩伴儿童一笑嬉。” 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宋舍·流香, 正是致敬这款南宋御酒的绍兴黄酒。 没错,这是我朋友做的黄酒。 人生美事是什么? 北宋人曾几说: “报答春工选何物,鹅儿黄酒十分倾。” 我们的风雅生活, 从邂逅一款宋舍美酒开始。 终于,可以买到宋舍·流香了—— |
|
来自: alayavijnana > 《历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