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彩色电视机的摇篮在我们徐汇 你知道吗

 cxag 2018-04-05

相信大家的记忆中都有着一台电视机,无论彩色还是黑色,都承载了那些快乐的过往。而金星电视机则是当时上海电视机中的翘楚,也是众多上海人的共同回忆。金星牌彩电是原上海电视机厂(现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上广电)的名牌产品,曾经有相当高的好评和知名度 。而这台电视机最早便是来自于我们徐汇的斜土路。


斜土路在徐汇区境内长3794米,因自斜桥至土山湾,故以两地名首字名为斜土路。

虽然斜土路的路名中有个“土”字,实际上一点不土气,相当引领时尚。四十多年前,当黑白电视机刚刚在沪上居民家中崭露头角时,金星牌电视机就是位于斜土路1646号金星电视机厂生产的。当年,一台金星电视机的价格约在225块人民币(那时多数职工月薪36块),相当于一个职工六个月的工资。


金星电视机厂的前身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滩上有许多企业在全国举足轻重,金星电视机厂的前身金星金笔厂(简称“金星厂”)便属于此类,其产品金星牌钢笔享誉大江南北。金星笔厂建于1933年,厂址在原徐家汇路金同村,1947年迁至斜土路1646号。


金星电视机厂正式生产电视机

     金星厂于1970年开始试制全晶体管彩色、黑白电视机,当时是“以笔养机。”1978年全面转产,成为电视机专业制造厂并改名为上海电视机一厂。上海电视一厂分两个厂区,老厂区在本区东部,斜土路1646号,新厂区在本区西南部,田林路140号。1980年从国外引进一条彩色电视装配流水线,生产彩色电视机。

     想当初金星牌电视机是很紧俏的,光有钞票不行,还要票子,才能扛一台9寸的黑白电视机回家。夸张点讲1张电视机票子比1台电视机都贵。


      上海电视一厂是机械电子工业部骨干企业,是生产彩色、黑白电视机的专业工厂,产品使用金星牌商标。60年代,由胡林鹤等4位技术人员成立了电视机试制小组,于1970年2月试制成金星牌晶体管23厘米黑白电视机,从自制真空锻模机开始,自制了大部分晶体管制造设备,并成立了晶体管车间,生产3DG6晶体管和TTL集成电路。同年6月底,试制成功国内第一台C47轮换调频制47厘米全晶体管单枪三束彩色电视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1972年5月,试制成功全晶体管40厘米B40—725型黑白电视机,并大批量生产。1974年研制成功的C47—312型彩色电视机,是全国第一代电子调谐三枪三束彩色电视机。1978年1月,B40—725型机在全国首届黑白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

      1980年,该厂从日本引进年产20万台彩色电视机流水生产线及全套质量保证系统。经过近10年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产品实现了多元化,并形成了规模经济,至1990年,彩色电视机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台。

      该厂不断推进技术进步,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覆盖率达100%,获得国际IEC、UL、BS、ISO等标准的认可。装备了能独立完成国有标准规定的电视机电、光、声、色性能指标测试设备,使产品质量稳步提高。1982年以来,该厂共有8个产品获国家质量银质奖,12个产品获电子工业部优质品奖,20个产品获上海市优质品奖和上海市名牌产品称号。

1988年10月,在第二届全国彩色电视机质量评比中,该厂参加评比的5个型号彩色电视机全部获得一等奖,创行业新记录。1989年,又有2个型号的51厘米彩色电视机在全国彩色电视机集中测试中名列榜首,其中C514型彩色电视机还获得了外观款式设计优秀奖。


金星电视机退出市场

 直到2000年,金星彩电在上海的市场占有率还占据绝对优势,金星彩电的产销量在国内约排在第五、第六位,但在上海本地市场则排名第一。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价格战,金星虽然一直坚持“精品”路线,也不得加入到降价的行列中。

然而,规模不够大的金星彩电,在行业利润的日渐微薄的情况下,生存也日渐艰难。金星彩电的销售额在其母公司上广电的销售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变小,占广电股份年销售额的5%~6%,重要性也日渐下滑。

2003年上广电正式停止了“金星”牌彩电的生产,不久,同样是金星彩电的总经销商上广电也停止了该品牌彩电的销售。这样,这个历史悠久的品牌就此退出了中国彩电市场。


来源:东方网 腾讯财经 新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