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第58期】 762厂 李忠南 — — 如意电视的兴衰

 三线建设文化 2021-05-27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及赞赏鼓励

三线文化遗产

微信公众号于

2017年3月25日

正式开通

感谢关注本公众号

敬请

弟兄姊妹

多多帮忙

推广宣传

三线文化遗产

重要通知


      2019 年4月21日,“西北三线建设”微信公众号正式更名为“三线文化遗产”,此公众号由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遗产旅游部指导、监督,旨在挖掘和记录三线建设时期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牢记三线建设历史,展示三线建设的创业历程、成果,跟进今日三线新闻热点,以“传承三线文化,弘扬三线精神”为宗旨。

 如意电视的兴衰

文:李忠南
图:游游冬

    762厂是生产大型广播发射机和通讯机的专业厂。改革开放开始(1978年)。为了开发民用产品和迁厂的要求,工厂决定开发电视接收机。为此先后成立黑白电视机设计组(由李重阳负责)和彩色电视机设计组(由我负责)并相继开展设计工作。


如意牌电视机

黄河牌

海燕牌

   黑白电视机是从1978年开始开发,开发路线是购买样机为参考自行开发,购买机壳设计样机,次年开发出12寸金凤牌黑白电视机(后来改为如意牌)。元器件国内购买,进厂后进行老化筛选合格的使用。并组织少量生产供职工试用。后又开发14寸,因工厂决定迁厂咸阳与咸阳无线电厂合并,故14寸黑白电视机在咸阳无线电厂原厂址组织小批量生产,由于无生产线和仪器设备产量很小。

      彩色电视机的开发开始也是购买样机和进口5大件(予选器,调谐器,开关变压器,行输出变压器,集成电路)其他元器件用国产元器件,机壳用5合板手工制作,自己设计印制板和结构。1982年完成2台14寸,2台22寸彩色电视机。1983年购买上海电视机厂14寸机壳自己设计印制板和结构试制5台。

      彩色电视机指标要求高(可靠性1.5万小时以上)国产元器件质量低,开发手段落后(手工排印制板)。试制的样机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工艺水平也差不能批量生产。

      当时我国的彩色电视机开发生产处于起步阶段,电子工业部非常重视,经常组织各彩色电视机厂技术人员开会讨论,当时712厂714厂上海电视机厂北京电视机厂等试制的样机也达不到要求,不能批量生产。因此上海电视机厂北京电视机厂分别引进机芯和套件组织生产供应市场。


上图: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陕广厂每逢过年时必有的社火表演,附近十里八村的村民会开着拖拉机,骑着自行车里来陕广厂观看,到晚上还会有精彩的烟花表演,这个优良的社区文化传统一直持续到厂子破产前。图片上的地点是陕广厂区大门口。照片为耿春莲提供。

       电子部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及时决定彩色电视机的开发路线为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的道路。按照国家彩色电视机标准,严格审批彩色电视机大批量生产。彩色电视机必须经过电子部组织的生产定型(2000部)。全部满足电气,安全。干扰。机裓。环境。可靠性。工艺性能。工装模具其套等才能大批量生产。同时组织部份彩色电视机厂(有我厂)对国内元器件厂开发的彩色电视机元器件进行严格的质量认证,检查,试验,试用。从元器件厂的原材料, 生产加工,生产工艺。质量检验。质保体系等全面跟踪认定。全面合格的试用。试用合格的国产化。同时编写彩色电视机全部元器件的技术资料(部品规格书)88年完成共5册。供国产化使用。这使得我国元器件的质量比以前有质的飞跃发展,元器件进厂后不在(再)老化筛选,经抽样检验合格的就能满足彩色电视机的要求。1988年彩色电视机的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同时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AD)也逐步掌握,1988年开始国内能自主设计彩色电视机。我厂彩色电视机的开发也是走的这条道路。

      我厂为创造批量生产电视机所需生产条件。1983年在原秦川拖拉机厂开始进行电视机生产的技术改造。1号厂房改造成黑白电视机车间,安装我厂设计生产的生产线,年产10万台黑白电视机。2号厂房改造成彩色电视机成车间,安装北电生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线,年产15万台。进口了多制式集中信号源。供两个车间,质量检验,例行试验,开发试验室等单位共同使用,统一了信号标准。引进了生产调试,例行试验,检验,开发等所需仪器设备,进口振动冲击等机裓试验设备,低温箱等环境试验设备,自己设计安装高温试验室。进口两台大型注塑机和二次喷涂生产线,自己生产和{不}喷涂电视机机壳。1989年进口3台插件机和测试立柜。使我厂具备电视机大批量生产的硬件。

      组织上成立设计二科,工艺科,生产,计划,供应,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科室。并配其全部人员。使我厂基本具备电视机批量生产能力。1985年投入批量生产。(不具备电视机机壳模生产能力)

      黑白电视机生产,14寸黑白机在咸阳小批量生产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编制全部工艺文件,生产全部工装夹具后在1车间批量生产。机壳外购。同时开发17寸黑白机,显像管用成都的,机壳用无锡的,1986年完成生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此后黑白电视机机芯变动不大,用统一机芯,更换机壳组织生产。由于黑白机市场不大(当时主要是农村)故产量不大。也组织出口,曾出口南非2000套大散件(SKD)。

      彩色电视机开发走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和联合开发自主开发的道路。为与技术改造同步,1984年组织引进日本胜利公司(JVC)的14寸和18寸不遥控彩色电视机机芯和1万部套件(SKD)后陆续进口散件(CKD)和关键件(其它元器件在国内元器件厂认定合格后国产化)同时进口14寸,18寸彩色电视机机壳模具自己生产机壳。89年又进口21寸一套彩色电视机机壳模具。14寸和18寸套件84年底到厂组织生产。

      1985年到1988年设计人员主要进行消化吸收,国产化,编制全套部品规格书和元器件质量认证。认证合格一批,国产化一批。1988年14寸,18寸彩色电视机全部元器件基本国产化。

      用户的需求不断增长,普通彩色电视机(不遥控)也不受欢迎。而遥控彩色电视机机芯日本不提供。只能自行开发,一方面用现有机芯外挂遥控板开发遥控机尽快投放市场。因此同通广中心合作开发菲利暜遥控系统,成立北遥公司组织生产供我厂生产18寸和21寸遥控机生产。同时又开发了三菱遥控系统的18寸和21寸外挂板遥控彩色电视机,1989年开始批量生产投放市场。

      由于外挂遥控彩色电视机结构复杂,生产麻烦,可靠性也相对低。只能是过渡产品。因此同机电部三所合作开发8903机芯(单板机)採用CAD设计,我厂派李重阳等人直接参加设计,经过一年的努力1990年设计定型。用我厂的17寸,18寸,21寸机壳开发统一机芯的彩色电视机。并进行生产定型。投入批量生产。1992年以后又开发了三洋单片机(以前的机芯是四片和二片机IC。)即除伴音输出,场输出,行推动行输出,电源外全部电路集中于一快集成电路中和25寸彩色电视机。后因合厂而停。

      彩色电视机机壳开发了17寸由五星公司出资开模具供货。18寸和21寸我厂开模具自己生产。

      1993年左右全国彩色电视机拥有量超过亿台,再加上黑白电视机。使全国电视机市场暜级率达60%—70%,城市达90%以上。电视机销售市场变泠。大量电视机积压。使中小企业难以承受。亏损负债经营。纷纷倒闭或合资经营。我厂人多负担重,生产成本高,管理落后,负债经营。为使生产设备充分使用,电视机职工不失业,工厂不得不走合资道路。与康佳集团合资组建陕康集团继续生产电视机10多年。致此经全厂职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获得的全国优质名牌产品如意电视机逐步退出市场。

       以上内容为回忆整理仅供参考

如意牌电视说明书

如意牌电视说明书

如意牌电视保修卡

2019

三线文化遗产

三线精神 永放光芒

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