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学聚会,相见不如怀念

 阿福根 2018-04-05

到年底了,同学聚会是中国的一大特色。同学会是到底是什么?

其实应试教育的弊端是什么,就是让更多的人心灵麻木和迷失,每天沉浸在考试和竞争中,比较谁的分数更高,比较其实就是影响心灵成长最大的毒药,比较中的胜者,会更加痴迷这种游戏,对这种物的依赖更强,会认为快乐就是比别人更强,带着这种所谓的优越性,让心灵更加僵硬;比较中的落后者,会增加嫉妒,也带来更多的压力和焦虑,也是影响了心灵的成长。认为快乐就是比较中产生的,这种错误的思想,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被强化的,快乐是因为我比别人拥有更好的东西,拥有更多的东西,快乐是因为我混的比别人好,快乐就是建立在这种痛苦比较下的,所以我们的教育有辱“教育”二字。教育改革,到底如何改,去哪个方向走,真的需要整个社会去深思。

同学会其实就是在这种迷失的情况下产生的,毕业多年后,大家还是要衡量一下,自己的位置感,原来混的不好的同学,如今飞黄腾达,就会更加热衷这种聚会,因为从聚会中会获得一些原来失去的东西,重新找回学校教育竞争中失去的面子。同学聚会其实就是第二次的进行比较,大家的话题,也是除了金钱地位当官,车子,房子甚至二奶三奶之类的话题,再也找不到谈论的东西。被生活折腾的一塌糊涂的同学是不乐意去聚会的,因为去了,因为去了,也是给自己增加烦恼:你看看那些原来学习不好的同学,现在都混的有模有样,可是自己。有的借助同学会去拉关系,寻求依赖,多个同学多个路子吗?其实只有傻子一样的人才会去同学会寻找昔日的同学友情,其实从应试教育的学校开始,就注定了你再也找不到当日的友情,这种教育模式只会让人更加心灵麻木和迷失,不是年龄越大越醒悟,而是越执迷。

还有那同学群,随着网络的发展,各种同学群也建立了,刚开始建立,大家还热闹的聊聊,你去哪里工作了,我去哪里高就了,再后来,问问今天吃饭了吗,问问今天上班吗,慢慢群也冷清了,偶尔出现几个人发几个搞笑的视频或者动画,慢慢谁也不理谁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教育模式决定的,注定让更多的人越来越迷失,大家除了追求和满足各种欲望,已经再也不知道如何坐到一起交流了,用心灵交流更不用提。中国教育可悲的地方不是让人心灵成长,而是完全扼杀心灵。

关于同学会,清醒的人不会参加的,留一份昔日美好的回忆,脑海里定格一副同学时代纯真的画面才是更重要的,相见不如怀念,而不是被现实惨不忍睹的情景影响自己的心境。

心灵和心灵是可以进行沟通交流的,心灵和头脑是注定无法沟通的,活在头脑里的各种杂念欲望里,把满足各种欲望就是当成生活的目的,这是最可悲的地方,心灵可以转物,但是不是被物所转,执迷在各种欲望里重复着痛苦的轮回故事。

有家长问我如何培养心灵,其实心灵无法培养,当你放弃培养的念头的时候,柔软的心灵才会出现,当你放弃寻找更多技巧和方法的时候,当你不再被各种理念所控制的时候,心灵才会真正出现。当你真正自由的时候,那个心灵才会起作用,这里的自由不是放纵,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里的自由是脑子里的空,不再被各种外在的东西控制,脑子里不再有什么专家权威,因为专家权威就是让你失去自由的毒药。有依赖就不会有自由,就不会遇见那个初心心灵。唯有放弃依赖,不再依赖任何人给你指路,自己走进生活,去体验,去感悟生活,这个时候心灵已经和你同行,所有你不要问开启心灵有什么步骤和方法吗,当你不再执着外求的时候,你已经开启了心灵之路,就这么简单。

麻木的走路迈哪个脚都不知道,总是恐惧迈错了路,很多人就是带着这种恐惧去生活,尤其有了孩子,更是不知道如何走路,到处寻找专家权威,这就促进了商人专家的出现,可以这种说,乐意听也好不乐意听也罢,中国没有真正懂教育的专家,只有更多看不清真相的大忽悠。

生活的答案,唯有自己用心灵感知,你才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只有自己去行动了,去全然的走进生活,在点点滴滴中悟到真谛,真谛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都是垃圾,就是再好也不属于你,动态变化的生活是属于你,你只有在动态变化的生活中才会遇见真相和答案。

用心觉知生活,你就是在用心灵,所以你不要找如何培养心灵的秘籍,你全然觉知生活,就已经遇见了那个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