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战课堂】常德会战中光荣牺牲的中方将领

 梦想童年594 2018-04-05


发生于1943年11月至12月的中日常德会战,因战事惨烈,又称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常德会战中,八千中国守军正面对日军精锐部队近三万多人的重重包围,殊死抵抗,伤亡不计其数,其中包括多名在军事上颇具天赋的杰出将领,为了国家与民族,他们不惧死亡,英勇捐躯。


在《不屈之城——常德》最后一集《浩气壮湖湘》中光荣牺牲的中方将领有哪些?





孙明瑾


孙明瑾出生于江苏宿迁的一个书香门第,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和陆军大学。在1937年的淞沪战场,他曾以第八十七师司令部督战官的身份,率部亲临前线作战。歼灭日军一个大队,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成功战例。


孙明瑾曾参加北伐战争。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团长、副师长等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率部转战各地,屡挫强敌,以战功升任陆军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少将师长。


1943年11月中旬,日军进攻湘西重镇常德,奉命率部从衡阳出发驰援,以解友军之围,并于11月下旬进抵常德外围赵家桥一线。日军主力前来堵截,率部迎击敌人。


12月初,在日军再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之际,时任陆军第十军第十预备师少将师长的孙明瑾临危不惧,亲临前线指挥。激战中,日军借助装备优势,形成四面包围,不断用大炮轰击指挥部。师长孙明瑾不顾一切冲锋陷阵,他对部下表示:“打到一兵一卒,也要向德山方向突进!”


紧要关头,师指挥部连警卫部队都已经上了战场。师长孙明瑾正在指挥作战。关键时刻,由于日本鬼子兵的炮火非常猛烈,师长身中多弹,英勇牺牲,年仅38岁。





张惠民


张惠民,国民党陆军第十军第三师步兵第九团(上校)团长。


1943年11月2日,日军6万人分三路向常德进攻。常德为湘西重镇,是湘西货物的集散地。当时国民党第七十四军五十七师设防常德。常德危在旦夕,时驻防衡山一带的第十军等部奉命火速前往增援。


11月30日夜,七团、九团潜进至德山以南八斗湾附近,向德山敌兵五百余众发动攻击。敌人仓惶应战,死亡惨重,30日下午六时渡江向北溃窜。


七、九两团于30日夜占领德山后,七团轻装渡江,冲入常德汽车南站,应援被围中的五十七师。不料七团与五十七师事先未取得联系,七团亦陷于重围之中。


12月1日,德山附近之敌卷土重来,将德山包围。八团、九团正面守卫德山,其左右两翼分别为预十师、一九?师。由于援常各路军队未及时赶到,第十军孤军血战。日军使用毒气弹,致使第十军预十师师长孙明瑾等阵亡。就在战斗最激烈时,三师师长周庆祥带着副师长、参谋长和几名卫士,丢弃部队由德山附近渡河逃跑。


12月4日中午,张惠民得知第三营阵地战斗激烈,即赴三营阵地。途中遇见三营从阵地上撤退下来。张惠民当即组织士兵发起反攻夺回阵地。下午2时许,三营长周志清阵亡,张惠民振臂高呼:“这正是我们报仇雪恨的时候,不成功便成仁!”声尚未竭,身中数弹,英勇殉国。





杨维钧


杨维钧,57师169团一营少校营长,黄埔军校第九期毕业,河北省沧州东光县人,随57师师长余程万参加过浙赣会战、南昌保卫战、长沙第三次会战等,均因作战勇猛多次取得胜利而立功受奖。此次担任扼守东大门任务,该营不足300人布防在南北长达六公里的防线上,数十个碉堡阵地和每处散兵壕只有2至10个人,兵力明显较弱。


1943年12月2日,就在常德城失陷的前一天,城内巷战进行到白热化,这一天,杨维钧营只剩20来人了。入夜后,从大西门、下南门、小西门逼近兴街口的枪炮声响彻夜空。杨维钧在后稷宫碉堡内同两名战士看着机枪只有二三十发子弹,发愁地说:“这点子弹不够对付敌人一个波式冲锋,只有设法弄些子弹来,才可能支撑到明早天亮。”他走出碉堡朝二三十米远的敌控地点倾听观察。忽然在房屋燃烧的火光照耀下,他看到四五十米远的一个倒塌房屋门口,有敌人一挺机枪管子伸在门外,立即带领几名战士悄悄摸过去,到敌机枪阵地后,先扔了两个手榴弹,敌人立即还击,杨维钧和战士们又向敌人连扔十几个手榴弹,并冲过去进行肉搏,敌人立即后退了二三十米。


这时,杨维钧趁机搬起机枪往回跑,其余几个战士有的扔手榴弹阻击敌人,有的搬起几盒机枪子弹,一齐往回跑。正当他们快跑到后稷宫碉堡边时,杨维钧和几名搬子弹的战士都中了敌人追击的子弹,壮烈殉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