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问答: 25. 如何释放匮乏和恐惧的信念 问题详述 观察自己的思维和语言,很多是出自于匮乏和恐惧,接下来怎么该怎么做? 明光答 这个问题是体悟之后才会遇到的困惑。也就是如何改变信念?先说答案,再说原理。答案很简单,就是只是去观察,但是要觉知到自己是谁。也就是当你看到你的匮乏和恐惧,你很明确,你作为真实的无限的自己,在体验这些恐惧和匮乏,你看到了它们,但是并不想去改变它们。因为作为真实的你,允许接纳一切。你越仅仅是观察而不改变,它们越是可以自动转化,你越想改变,它们越被强化。下面说一下原理: 当我们开始认识到信念的重要性,意识到是自己按照这些信念创造了自己的人生。必然会经历一个评判的阶段,比如当我们知道我们外在无法富足,是因为内在匮乏的信念所造成的。那么我们肯定急于想改变这些信念,会认为匮乏不好。这个评判并不是头脑理解说不该评判,就可以达到不评判的,这个接纳是在内在深处,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来逐步变得能够接纳。 但是当我们想去改变它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它其实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想通过正面意念代替负面意念是不可能改变你外在生活的原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用一个比喻来说明:你看一部电影,电影里面的演员认为自己很匮乏,他想要变得富足,于是想了各种方法赚钱,那么这个演员能不能赚到钱呢?答案是能不能赚到钱取决于导演怎么编排,而不是取决于这个演员本身。演员在电影里可能会努力去赚钱,可能成功可能失败,但结果并不是他所决定的。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是场电影,我们每个个体既是一个演员也是一个导演,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导演,或者说是一个无意识的导演。假如一个人在体验匮乏,他肯定想变得富足,如果他还没有觉知到自己是导演,那么他能否赚到钱其实取决于导演,而不是作为演员的他。真正可以改变的方式呢?就是觉知到自己是导演。再回到我们探讨的问题,如何改变信念呢?那就是观察本身。这其实是老子所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原理。量子物理学也揭示,观察者的观察本身就可以改变被观察者。那么,每次你看到你的匮乏和恐惧,只是意识到你是导演就足够了。这个时候其实内在已经在发生改变。如果你想去改变,其实那还是一个演员在追求改变。当然,我这里只是简单说明,因为这些太过于复杂,需要一步步体悟。而实际上,信念要比情绪释放更难,因为信念在心智层,本身比情绪要深,一般是在情绪释放到一定程度才会开始。 明白了这些,就可以看清很多教导的原理。比如有本书叫做《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作者在经历过事业的大起大落之后,最后发现是内在决定外在。于是他用了一种方法,就是每次当他感觉到自己金钱恐惧的时候,就停止,然后去感受他们,重复一些话语。后来他达到了他的财务自由。这就是在某种程度上运用了这些原理。当然,走的最深的还是莱斯特的释放,不断的观照释放达到终极自由。 有些人会头脑的得出结论,既然不需要改变,那我就不要做什么了,干嘛还要观照呢?很多人都是如此,他们通过学习得知自己真实的本质是无限的,于是以无限的自己自居。但即便如此,他们的外在生活依然是那么的“有限”和“匮乏”(匮乏不仅仅指物质,而是指一种自己的不自由受限制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观照呢?其实就是通过观照把你意识所领悟到的你的真实本质带入你内在的无觉知部分,而内在的情绪和信念部分,就是无觉知部分。举个例子,当你观照时,你发现你有匮乏的信念,前面讲了,你的改变就是想把匮乏强制变为富足。比如你不断告诉自己,我是富足的,我是富足的。这其实是无法本质奏效的。那是因为匮乏的那部分之所以有这样的认知,是因为它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而你的观照,当你看到了自己的匮乏部分,只是告诉自己,“哦,我知道了,我内在有部分匮乏”,你这个“看”本身就已经让内在发生了实质改变。 怎么改变的呢?你的意识的觉知(知道自己是谁)带入了内在这一部分,这一部分之所以匮乏是把过去的体验当真,你的观照实质使这些能量发生了转化。这个过程眼睛是看不到的,在内在发生了变化。而当你不断这么做,你的内在匮乏都会逐步的被超越。(实质是超越了匮乏,而不是匮乏变成了富足。富足本身就是你真实本质的一个面向)你的外在生活也就逐步的显化出内在的富足。好多人想要追求财富被卡住,其实释放你的情绪本身就会让你内在力量增加,外在会体验到神奇的自动变化。 所以,只是观照不去改变,并不是你什么都不做。释放前期必须要努力的做,但是这个观照本身就是最有效的“做”。 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