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带走一片云彩,留下世界一世繁华『Loving vincent—至爱梵高』1

 liweiwb 2018-04-05

我心里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到烟

我的冒险,不是靠主动选择,而是被命运推动  ——梵高

VincentDon McLean - The Best Of Don McLean

        这部启动于2012年的动画影片,完全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通过30位绘画师以凡·高风格的油画再现,让梵·高的20位画中人对着镜头讲述画家的生平,试图探索梵高的精神世界与死亡之谜。整部动画,由56800幅油画构成,每秒12帧, 每秒12幅油画,整部片长80分钟,整部片制作花了三年多时间。2017年10月30日,全球首部全手绘油画电影《至爱梵高·星空之谜》曝光中文先导海报以及多张剧照,2017年12月6日在国内上映。历时6年,动用125位画家,通过65000幅油画,《至爱梵高·星空之谜》让观众首次在大银幕上看梵高画展。梵高那一回眸,感动你泪流满面……(最后面部分前线详细介绍该动画片)

     也许在大多数世俗人眼里的梵高是悲剧性结尾:一生被孤独吞噬,被众人认为是精神病;他用画画来表达自我;他的作品生前得不到世人认同,为了逃避世人的漠视,割下耳朵,开了两枪而结束了自己的命;他超前于时代的审美,只有弟弟是他的知己,死后被誉为天才,名扬四海。  可我们真懂梵高吗?

     当他割下自己的耳朵后,然后向自己的胸膛开两枪的刹那,我们可知道他在想什么?然而在众人眼里认为他是疯子,精神病。但当我们知道为何佛祖割肉喂鹰舍身试虎,耶稣受难是为了谁而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我们将会对生命的诠释全都在那里体验认知,我们还会世俗梵高传奇的一生吗?梵高对生命超然物外的理解岂能是现实世界世俗人眼里的梵高,是名梵高,既非梵高,虽短暂的一生,但他的生命在画里如同向日葵一样热情,如同星空一样永恒灿烂!


 但 如果可以选择,你愿不愿意经历梵高的生命 ?

   当然大多得到的答案相同:梵高的天赋可以拿来崇拜,梵高的精神可以拿来赞叹,梵高的人生可以用以惋惜,但是我们不想成为梵高。也有理论说:谁要变成梵高啊!多傻啊!连饭都吃不饱!我要的是活着的时候很爽,有钱有名,谁管死后会怎样。


     还是停止这苍白的说教和争论吧,陡然安静下来,心里生出一丝悲哀。 

    人们都是一样的,贪恋现世的繁华与美好,谁愿意重复梵高的人生?那被断然拒绝的爱情,那被饥饿缠绕的身体,那活着一幅画卖不出的挫折,那依赖别人生存的悲凉,那被恶意评论打击的神经,那趋近崩溃的癫狂……尽管他的名字将会照耀人类的艺术史,尽管他的色彩给过无数陌生的灵魂带来力量,尽管他的作品价值连城……尽管如此,依照现世的标准,他在有生之年,却活的一败涂地。 

     然而,在我们内心深处,总是有一股强烈的质疑在跳跃:也许,不是梵高败了,还是我们败了?败在对成功,财富,强权的信仰上,败在短视功利的结果论面前,被光鲜亮丽的包装弄晕了,被及时行乐的原则弄晕了?


       也许,是我们内心的那套体制——那套顺应社会潮流和大众标准的体制,输了。在我们内心的那套体制里:名誉和金钱来的越多越好,贫穷和痛苦滚得越远越好; 在我们内心的那套体制里:赢比输好;孕育出成功的失败,被津津乐道成传奇,而没有最终通向成功的那些,则一钱不值毫无意义。 

       在我们内心的那套体制里:被别人尊敬远远比自我认可重要,或者说,自我认可这条软弱的藤蔓,注定依附在公众意见的参天大树上才能生长。 在我们内心的那套体制里:我们不是自由奔跑的灵魂,而是负担累累患得患失的囚徒。


       依照那套体制里来看,梵高自然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生前籍籍无名落魄贫穷,失败透顶;死后盛名远播身价暴增,达到成功的顶峰。按照那套体制的逻辑,迟来的成就永远敌不过现世的得意,所以,没人愿意重复梵高的人生。

      而在梵高的内心中,并不存在这样一套现成的体制。

     他的潦倒、贫苦,均是个人担当的自主选择。其实他家境不错,随时可以退回体制内,做个老老实实的画商,继承丰富的遗产,稳定并且体面得生活。退路如此宽敞明亮,他的选择依然是,不回去——不回去那人人羡慕的境地,不回去那舒舒服服的日子,只是继续画,在贫穷中画,在痛苦中画,在寂寞中画,然后死去。 

     对于他来说,苦难虽然刺痛难耐至于精神崩溃,却远远敌不过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内心翻涌起的激情和喜悦。他选择了对于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并单纯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度过一生。

        画里梵高:并非梵高的天赋成就了梵高,而是梵高的勇敢坚韧成就了梵高。绚烂的向日葵,以及静谧的星空,并非天才的一撮而就,是梵高在每一次饥饿、挫折后煎熬的产物,是和着泪水的高歌,味道浓烈,饱含苦涩。他的伟大,除了画作之外,还在于他一生的抉择,都证明了:他并非一个轻易妥协的懦夫。这,已经值得无数人的脱帽致敬。

       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确无法如梵高那样的生活,也无需如梵高那样的生活。但是至少,应该学习着打碎那套陈旧不堪的内心体制,学习梵高那么点不管不顾的劲头;怀着更谦卑的心,拥抱一种更自由的姿态。 如果此刻还在创作,把眼睛和热情从标价上移开,放在画作上。

    没有人知道,我们到底是在浪费颜料,还是在创造历史。


   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1890年7月29日,白羊座),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麦田群鸦》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梵高的早期生活,坚决投身于从事艺术品商人的工作。经历了短暂的教职生涯后,他成了贫困的传教采矿工人。直到约摸27岁时,梵高才开始了他的画家生涯;然而,在他生前的最后十年间,却创作了超过2000幅画,包括约900幅油画与1100幅素描,梵高早期只以灰暗色系进行创作,直到他在巴黎遇见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梵高融入了他们的鲜艳色彩与画风,创造了他独特的个人画风,梵高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也不画想象中的美丽幻象。梵高的画风在法国阿尔勒的那段时间,发展已臻成熟。


1888年2月,梵高离开喧闹的都市,只身来到法国南部的田野。他立刻就陶醉在了这里炽烈明丽的阳光和一望无际的原野中。自然界竟然有这样绚烂的色彩?他被眼前的美景震撼了,他流着眼泪向着太阳奔跑,用生命追逐着太阳灿烂的颜色。



当地的农人非常奇怪这个人。他每天在太阳升起之前就背着一大捆画布和颜料奔向田野,他从来不戴帽子,眼睛中放射着炽烈的火焰,从来不与任何相遇的人说话。傍晚的时候他回来了,眼睛就如烧光了柴的火洞,头顶被晒的透红,头上不多的头发都竖立着,掖下夹着一幅颜料还没有干的画布。人们看到他的时候,都在交头接耳:这个疯子来了!



这一年的年底,被太阳灼烤了将近一年的梵高再也忍受不了阳光的炽烈,一种不可遏止的躁动攫住了他的灵魂。他手拿一把剃刀,在田野里四下巡行。他的朋友高更此刻就在他的身旁,他冲向了高更。但是在高更冷静的目光下他退缩了,突然间,他揪起了自己的右耳!可怜的梵高的右耳朵,在锋利的剃刀下离开了那个已经疯狂的头颅。



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个他们眼里的疯子,就是人类世界最伟大的画家梵高,就是在这个时期,就是在这片美丽的田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油画作品《向日葵》诞生了!



也就是在《向日葵》诞生一年以后,37岁的梵高悄然走向小镇外的一片麦田,用一把左轮手枪,对准自己的腹部扣动了扳机,告别了我们的世界。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画家,到死也没有卖出自己的一幅作品,除了供养了他一生的弟弟之外,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一个人懂得他的价值。他的弟弟为了鼓励哥哥,偷偷地委托画商花4英镑买了一幅画,让哥哥知道有人喜欢他的作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100年以后,他的《向日葵》以4200万美元的价格卖出,《蝴蝶花》在美国拍卖了5350万美元,那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更是创出7150万美元的天价!天堂里的梵高听到这个消息,是应该哭泣还是应该庆贺呢?



今天,在梵高的家乡,荷兰的曾德特小镇,公路两则连绵数百里的土地上全种上了向日葵,以此迎接每年大批为梵高而来的世界各地游客。曾德特小镇以这样一种全世界绝无仅有的特殊方式,来纪念这位给向日葵注入了人的血液的伟大画家。



梵高于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北部曾德特镇一个牧师家庭,他自幼性格孤僻、缄默木讷而腼腆。11岁到16岁上学,然后在他叔叔的古匹尔公司干了3年,而后又在伦敦待了两年,去过许多国家和城市。18岁的梵高已立志做一名优秀画家了。家里的亲人都不赞成他作画,只有弟弟理解并支持他。他曾对弟弟提奥说:“我有一种作画的强烈冲动……” 他起初师从海牙画家莫夫,在学习中他对荷兰画家伦勃朗和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米勒的艺术产生了浓兴趣,并认识到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结识了一批印象派画家,接触了许多知名画家的作品,并深受印象派和日本版画的影响。正是在在阿尔期间,他画出了《向日葵》、《阿尔的吊桥》、《开花的果园》、《夕阳和播种者》、《收获景象》、《邮递员罗林》、《伽赛医生像》等传世佳作。



梵高似乎从未画过高贵的题材,进入他的画面的,多是凡俗的花——如向日葵,他就一画再画。他说,“除了画乡村的生活以外,我没有别的愿望了。”《吃土豆的人》就是他这个时期的作品。



画上一家农人围坐在狭小的桌子前,屋子矮小简陋,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家人在辛勤劳动,之后所享用的晚餐仅仅是几颗土豆。画中寄托了梵高对穷苦人的深挚感情。画画以后的梵高觉得世间的一切景物都是美的。



梵高在他的书信里写道:“一个劳动者的形象,一块耕地上的犁沟,一片沙滩、海洋与天空,都是重要的描绘对象,这些都是不容易画的,但同时都是美的。终生从事于表现隐藏在它们之中的诗意,确信是值得……” 曾在梵高画中出现的伽赛医生说过:“梵高的爱,梵高的天才,梵高所创造的伟大的美,永远存在,丰富着我们的世界。”



梵高在他生命中不到十年的艺术生命里画出了近千幅幅作品,这对于一个油画家来说创作量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且,一大批画作都是精美绝伦的传世之作。对于一个没有人理解,一直处在周围人们的嘲笑与讥讽中的人来说,他不可遏止的动力在哪里?有谁能够真正地走近他,弄懂他?翻译《梵高传》的余光中曾说到他译《梵高传》时生了大病,“在一个元气淋漓的生命里,在那个生命的苦难中,我忘了自己小小的烦忧。”



梵高一生都不知道自己是一个天才,他甚至不敢把自己称作画家。他的艺术知音惟有自己做画商的弟弟。当自认为画出了人间最杰出的作品之后,孤独的梵高选择了死亡结束自己无边的孤独。梵高一生最为幸福的,也许就是他有一个懂他支持他,能够终生接济他的弟弟。他不会管理金钱,弟弟每月给他寄的钱一般他半个月就花光了,弟弟无奈不得不改为半月邮寄一次,后来改为一月邮寄三次。



可贵的是,梵高尽管一生都生活在贫困线附近,但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过放弃绘画改做其他能够挣钱的事情。他的弟弟提奥是梵高生活上的唯一资助者,也是艺术上的唯一支持者。提奥有着很高的艺术鉴赏能力,他始终认为哥哥的作品是一流的杰作,他把哥哥的画作都专心致志地收藏起来。



现在,在梵高去世百年以后,他的出生地荷兰和他的自杀地法国,争相把梵高认作自己的国民,为他建造规模宏大的美术馆。梵高生前曾有一个心愿“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一家咖啡馆展出我自己的作品”,相信生前孤独落寞的梵高地下有知,当可以幸福地微笑了。



梵高用伟大的才华与苦难抗争,尽管他没有等到掌声响起就挥泪而告别了世界,但是,他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最终走上了人类世界的艺术顶峰。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我们生来就是孤单
不管你拥有什么
我们生来就是孤独
让我再看你一眼
星空和黑夜
——《梵高先生》



作为表现性的後印象主义画家梵高的作品,这幅画有很强的笔触。油画中的主色调蓝色代表不开心、阴沉的感觉。很粗的笔触代表忧愁。画中景象是一个望出窗外的景象。画中的树是柏树,但画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云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纹理像涡状星系,并伴随众多星点,而月亮则是以昏黄的月蚀形式出现。整幅画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线条绘画,表现出一种宁静;但与上部粗犷弯曲的线条却产生强烈的对比,在这种高度夸张变形和强烈视觉对比中体现出了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





这幅画的天空呈旋涡状貌似有很多气流,再加上图画颜色的基调就给人一种扭曲痛苦冷漠的感觉,就好像得伤寒病病人的脸,当然,这可能与画家生平的现实与遭遇有关。



此画虽然表达了画家长期压抑扭曲的心理,但是明黄色的大片繁星也正是衬托出画家心里的那一点希冀与梦想,明明灭灭现实与梦想的冲突,在这幅画中能够得到很好的表现,既有希望又有绝望还是那句话,远方星空中明亮美丽的繁星看似很近最终却遥不可及……



梵高自画像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

路过的人却只看到烟。 

但是总有一个人能看到

这团火

在历史上

要想真正走进一个伟人的世界

还是有很多困难的

但梵·高不一样

他留给后人大量的绘画作品和创作资料

似乎就是要等待

总有一天

全世界都会懂我


至爱梵高

Loving Vincent

在影片末尾,

当那首《Vincent》响起时,

梵高佝偻着身体回眸,

黑白画面逐渐变成他独有的笔触。

《至爱梵高》中文预告片

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画动画长片

预告片一出就惊艳全球,

安纳西国际动画电影节荣获了观众选择奖

而这一次也毫无悬念,

斩获上海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片。


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

这部深受大家喜欢的作品

《至爱梵·高》将在12月8日上映

影片讲述了画家梵高的一生,

以前也有不少导演拍过梵高传记,

以梵高画作解读梵高本人的,

这还是第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