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传《文言传》是对乾卦内容的进一步解释,内容很深刻、精彩。在整部《易经》之中,只有乾坤二卦有《文言传》,因为这两卦代表天地,是一切变化之始,最重要,所以额外加以说明。一开始是总述卦辞,后面则是分述六爻的爻辞。
《文言传》说:创始,是一切善行的首位;通达,是美好事物的会合;适宜,是正当作为的协调;正固,是具体行事的骨干。君子实践仁德,足以担任领袖;会合美好万物,足以符合礼制;维持一切适宜,足以协调义行;守正并且坚持,足以办成事业。君子就是要做到这四种德行的人,所以说:乾卦代表了创始、通达、适宜、正固。 古人认为“善”是指一种价值,也就是说如果要肯定某个东西,这个东西必须先存在,所以存在是一切价值的开始。创始就是使万物存在,孟子也说过“可欲之谓善”,值得追求的叫作善。万物皆为人所欲求的对象,所以元者乃善之始,如果没有“创造”这个活动,没有“创始”让万物可以出生,就没有善的问题。 有创始才有万物,一切价值由此开端;万物之间彼此通顺畅达,所有的会合都是美好的,凡是有利或适宜万物的都有其正当性,就是义;要完成一事一物非正固不可,即使是要长成一株小草也需要时间和坚持。君子明白了仁、义和礼之后,智便已包括在内,然后可以成就事业,找到人世间的康庄大道。这就是乾卦《文言传》里面先说明的。 《文言传》接着以师生问答的方式,进一步说明乾卦各爻对人生的启发。
初九的爻辞说,“龙潜伏着,不要有所作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行而隐遁的人。他不会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名声而有所作为,避开社会而不觉得苦闷,不被社会承认也不觉苦闷。别人乐于接受,他就推行主张;别人有所疑虑,他就自己退避。他的心志是坚定而无法动摇的,这就是潜伏的龙啊!” 这就好比卧龙诸葛亮。天下乱时,有能力的人处在初九的位置,有明确的方向与坚定的立场,不会为了世俗而改变自己,也不会为了名声而有所作为。 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要太在意没有人了解你,只怕你自己能力不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这是一贯的思想。一个人要做到“无闷”非常不容易,有些人习惯了风光,只要稍微有几天或是几个月不得意,就觉得人生索然乏味,还有些人退休之后马上就衰老了。孔子当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并不是他没有能力。而我们大部分人其实是自视甚高,何不学下庄子“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如意时坦然接受命运,调整自己的情绪,顺其自然,也许不久你就会“利见大人”。
九二爻辞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指具有龙的德行而处于正中位置的人。平常说话都能守信,平常做事都能谨慎,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为善于世而不夸耀,德行广被而感化世人。《易经》说‘龙出现在地上,适宜见到大人’,这是君主的德行啊!” 九二居中,但并不正(二、四、六爻位是柔位,阴爻在此位才是正),但是《易经》里面,中胜于正;这个概念请记住,在以后的相关卦里会有类似的概念。 “闲邪存其诚”防范邪恶以保持内心的真诚,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反身而诚”,就是要反省自己,让自己合乎真诚,由近及远再修己安人,化民成俗。这种表现已经是君主的德行,虽然还没有君主的位置,但担任君主亦非难事。
九三爻辞说:“君子整天勤奋不休,晚上还戒惕谨慎;有危险,但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是讲君子应该进德行与树立功业。做到忠诚而信实,由此可以增进德行;修饰言辞以确保其诚意,由此可以累积功业。知道时势将会如何来到,就设法使它来到,这样才可以同他谈论几微之理;知道时势将会如何终止,就坦然让它终止,这样才可以同他坚守正当作为。因此,处在上位而不骄傲,处在下位而不忧愁。所以能够勤奋不休,按所处的时势来警惕自己,这样即使有危险也不会有灾难啊!” “闲邪存其诚”重在行动,“修辞立其诚”重在言语,随时注意言行才能做到真诚。任何事情都有它发生的过程,也有它结束的时机,能掌握住未来动向,就能见微知著,和别人谈几微之理。若是大势所趋必然要结束,就不要患得患失,让它顺利而正当地结束。香港的富豪李嘉诚虽处上位,但乃以“诚信”为做人之本,不管是房地产套现给中介的上亿费用,还是对待绑匪的问题上,都表现了“居上位而不骄”。年轻虽大,仍勤奋不休,所以他常常会“虽危无咎矣”。春秋鲁国的柳下惠虽然非常杰出,但是朝廷不肯给他官做,他只好流于贫贱,这叫做贫贱不依正当方式加在他身上,但他并不逃避。有才能的人看到某些人当大官,感觉自己受了委屈,这时不要逃避这种委屈,而要自我充实修炼。
九四爻辞说:“或往上跃升,或留在深渊,没有灾难。”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上去或下来没有一定,但不是出于邪恶的动机;前进或后退也没有一定,但不会离开自己的同类。君子增进德行与树立功业,都想要把握时机,所以没有灾难。” 九四举棋不定,前进或后退虽尚未定,但不会离开自己的同严,地九四来说,同类就是阳爻,所以说它“无咎”,没有灾难。俗话说“打生不如混熟”,大部分人都有这种想法。倒底是安于做个本单位的主管,还是去其他单位做个经理?其实还是要看时势,顺势把握自己发展的机会“进德修业”,这样以后才不至于后悔。
九五爻辞说:“龙飞翔在天空,适宜见到大人。”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声调相同就会互相呼应,气息相同就会彼此吸引。水会流向潮湿的地方,火会烧向干燥的区域,云随着龙而浮现,风跟着虎而飘动。圣人兴起,引来万物瞩目。以天为本的事物会亲近在上的天,以地为本的事物会亲近在下的地,万物都是各自随从它自己的群类。” 替《易经》注疏的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说:龙是水中的牲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是云从龙也;虎是威猛之兽,风是震动之气,此亦是同类相感,故虎啸则谷风生,是风从虎也。后来我们就用“云从龙,风从虎”这句话来形容圣人兴起,引来万物瞩目。圣人兴起,社会便能安定,人类的社会安定了,万物才能跟着安定。所以当圣人出现便能天下太平,万物都希望看到这种情况。“物”包含人类在内,因为人类也是万物之一。
上九爻辞说:“龙飞得太高,已经有所懊悔。”这是什么意思?孔了说:“地位尊贵却没有职位,高高在上却失去百姓,贤人居下位而无法前来辅佐,所以他一行动就会有所懊悔。” 我们常说的“九五至尊”是指九五,所以上九贵而无位。我们看《易经》爻位对应的爵位就一目了然,九五统治着百姓,九五本身居中,又与九二对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显然已经失去了百姓。加上贤人(九二)居下位而无法前来辅佐,所以一行动就会有所懊悔。 |
|
来自: 溪上雅士 > 《《易经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