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鲜投资人背后的血泪史,这些年投资人踩过的坑、排过的雷!

 ganlan4 2018-04-05



不要用巨大的利益考验人性,有很多的没能够完全体现到法律和法规、章程、工商变更里面的一些投资,就会出现巨大的问题。在巨大利益面前去考验人性时,绝大多数都会让你真的输得非常惨。


3月16-17日,在清科集团“2018投资界百人论坛”上,普华集团董事长曹国熊、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晖、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一起探讨:VC遇到最大的坑和排过的雷是什么?



1.愉悦资本创始合伙人戴汨


我们的团队遇到的最大的困惑还是电商。在过去几年,我们在电商领域就砸进去五六千万美金。在2012年最疯狂的时候,我们投资的电商类型涉及到男装、女装、鞋子和化妆品······所以坦率的讲,现在对于O2O、AI和区块链,我都比较少的接受采访。因为我觉得一个投资人对于行业的趋势预测还是要谨慎,多学习少发言,因为输过了之后才知道。


当时我们认为电商就是一个将线下销售的东西变成线上,所以软件也投、交易系统也投,物流也去投,但我们还是认识到当时结论下得太大了。我们用5000万美金的代价,换来了一句话的教训:库存是魔鬼。因为最后死掉的企业,都是因为每个月增长20%、30%,一年增长五倍、十倍,而挣的钱,30%的毛利却买库存了。


投的那么多项目,好的、坏的,其实你发现不管最后是死还是成功,基本上没有没遇过雷的。区别只在于你比较幸运,找到比较好的创始人,他都排掉了不用你排。或者创始人比较幸运,创始人跟你一起排。最麻烦的那个雷是,创始人跟你一起排或者让你排,你排了半天还是排不出来什么。所以说,基金里面最挣钱的项目永远是不用管的项目,最后管最多的项目基本上都是不挣钱的项目。


我举一个例子:


有一个项目,我投了两千万美金,后来用人民币又投了接近一个亿。后来出现问题,先是现金流断了帮他搞钱,弄来一点救命钱,紧接着又有一点起色,业务刚好一点做利润,结果一做利润,现金流也快没了。所以说投资人最好的办法是不要排雷,因为投资人真的排不了那么多雷。

 

一位美元VC曾经说:如果这些雷要我来排,成功之后作为投资人挣那一点钱,创始人挣那么多钱,还不如我做创始人。





2.弘晖资本创始合伙人王晖


我说一下人性的问题。一个是我投的一个案子,因为创业者之前将精力都放在企业里面,后来婚姻出现问题,创业者整个崩溃掉了。所以之后我再去投资,就会了解创业者的婚姻状况,甚至去亲自见一下他的另外一半。如果他的另一半是居家型、又比较支持创业者去创业,我就会特别放心。如果不是,我就会心理打鼓了。


此外,对于我个人来说,也面临人性问题。


我之前投的一个机械项目,上市之后最高点的时候我们赚二十倍,但是在应该卖出去时,我只卖了一半。因为我觉得还可以涨,但最后赶上15年那一波大潮股灾。所以我就想,可能还是自己内心深处的贪念在起作用,因此,碰到有些该放手的东西,不要纠结,要坚决放掉。这之后,我们投资的时候就会按照系统的去退出,而不是我自己一个主观意愿来做决定。


我自己的习惯是从小的事开始解决,不要让问题积小成大,我们在控制或者影响创始人的人格和状态时要特别注意。

 

我以前投过的一个项目,这家公司刚刚赚钱,但创始人过年的时候买了一辆非常好的豪车,还是用公司的钱买的。我知道这个事情后,到董事会第一个议题就是问这个创始人,为什么花这么多钱买这个豪车,并让他把车处理掉。当时他肯定不太舒服,但我跟他强调这个习气不好,影响你整个心态还有整个团队的形象。现在这个项目我已经退出了,但我跟这个创始人现在还是非常好的朋友。他还对我说:确实公司没有人可以管我,如果你不坚持,我就这样骄傲下去了,就开始沾沾自喜享受生活了。

 

这个教训就是,在我们的投后管理当中,千万不要放弃小的东西,对于一些微小的迹象,往往一些东西你不管控好,会越来越难管控。当然,当时我的做法也有点问题,应该私下去说,让他变成自己的一个主动行为,而不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



3.合力投资管理合伙人张敏


像我们做早期投资遇到的坑,主要来自创业者。整体来讲,绝大多数是来自于创业者的判断,因为我们死的项目,绝大多数都跟创业者本身有关。


就像刚才几位说的一样,大部分跟感情有关系。


我跟朋友一起投过一个项目,前面挺顺利的。但突然有一天电话响了,朋友说创始人不见了。我说怎么人不见呢?他说找不着了。我们赶到公司去了解情况,最后花了接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知道缘由。他在某一个深夜跟太太发生了巨大争吵,一下子没有想通,奋然而起直接到澳洲找他前妻去了,到现在为止也找不到他在哪儿。这个项目就只能痛苦地卡在这里,报案没有办法报案,清算没有办法清算,项目关也没有办法关,就只能放在那里。所以早期投资者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创业者。

 

统计下来,我们死的项目当中,大概30%左右都是与家庭有关系。另外的也跟创业者个性有关系,很强很坚韧的创业者只要熬下去就总能找到机会。

 

曾经有一个项目非常好,他们三个同学出来做一个很棒的东西,我很喜欢。然后我说你们的股权结构每个人三分之一不行,一定有一个人来做老大,其他的人应该把自己决策权转移一些给其中一个人,分红权不变。三个人在我面前非常生气的跟我讨论了半天,说我不懂新时代年轻人两肋插刀,为了事业可以绝不会有矛盾的。我说不管怎么样,你们想拿这个投资必须符合这个条件,我说你们商量一下,我就走了。一个星期之后也没有消息,我打一个电话给那个介绍人,介绍人告诉我说三个人已经分手了。因为他们吵了两天,都觉得自己应该当老大,谁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就是人性。

 

我之前做的基金投的一个互联网的项目。看财务报表时,看到财务和公司变化,我们发现几个月的连续工资上升的幅度惊人,投的钱一下子就有问题了。三个月后我赶快去看了一下,发现吃空响,号称招两、三百个人,实际上招了二、三十。所以这家公司就停下来了。我们决定清算,因为他们涉及到欺诈,最后清算了。

 



4.普华集团董事长曹国熊


我们基本上不直接排雷,我们的行业还是比较聚焦的。所以我们非常注重投后的活动。


最近我们投的两家企业年初想合并,其中一家已经上市了,另一家发展得也非常好,已经融到D轮了,但我还把他们给阻止了。因为我对这两个人是比较了解的,我觉得企业的模式虽然可以合在一起,但是两个人未必可以合在一起。合在一起的结果可能就是:两个人后来的感情肯定不会那么好。

 

这个时候觉得可能会是一个坑,如果我真的考虑自己的利益,合并在一起是最好的结果,因为合并后我换成了股份。但为了之后企业的发展,还是要阻止。这个也算是将雷提前解决了。



5.启赋资本董事长傅哲宽


做投资碰到的雷太多了,但主要核心还是人。我举一、两个案例。


有一家公司是做白色家电智能工作体系的,我们投的时候其实这家公司它还是挺好的。之后因为账期比较长,可能很快面临流动资金周转的问题。出现问题之后,创始人自己想办法,后来实在想不到办法了。我们接到他的信息,大致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们不帮我解决这个资金问题,我就撤了不干了。他也不是恐吓,他可能真的搞不下去了。但是因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他可以回去继续教书去。后来没有办法,我们开始帮他想办法,找国内的银行贷款,没有资产抵押贷不到;后来找外资银行,找了几家最后找了一家银行愿意给他贷款。但需要他个人还有他老婆签字,但他老婆死活不签字。后来还是因为这家企业的客户不错,它的客户都是大的公司。最后这个企业慢慢活过来,而且还上市了。

 

这个教训就是,千万不要去投有退路的创业者,自己有退路不可能全力以赴把自己的这辈子所有希望放在项目上面。

 

我们过去投过一家公司,是做网络游戏服务的公司。两个创始人创业的时候股份是一样的,最后这家公司走到一定阶段时候,有一个人心态发生了变化,认为自己贡献做的大,开始闹矛盾。虽然确实也有可能存在这个情况,但是后来我们又要去协调,结果就是有一个人要离开公司,只能保留一个,最后顺顺当当做下来,也做上市了。

 

这个教训就是,对于合伙创业公司还是有比较大的风险。因为这种联合创业股权比较平均的话,他出状况的风险还是挺大的,救过来的是少数,救不过来的、一拍两散的太多了。

 

还有一个案例。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本身有好几个产业,投的时候不觉得他会损害公司的利益。后来这个创始人的另一家公司出了问题,开始挪一部分我们投的钱填那个窟窿,可想而知,这个对公司影响很大了。我们知道这个事之后,就跟他谈,要不然还回来,要不然你进去。后来也是双方妥协,他找了一个产业资本接了,接了之后公司才稳定下来。

 

这个教训就是,投资的初期就有多元化的公司,而你只投其中一块,这种风险也是挺大的。



6. 丰厚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守彬


不要用巨大的利益考验人性,这个是我学习到的最大的教训。有很多的没能够完全体现到法律和法规、章程、工商变更里面的一些投资,就会出现巨大的问题。这时候,在巨大利益面前去考验人性时,绝大多数都会让你真的输得非常惨。

 

我个人投资过的一个案例:


有一家公司我最早大概投了两、三百万,后来没成,就说再给一次机会。我又借给他50万,这之后这个创始人就不找我了。后来我说看看这家公司做得怎么样?一打听,公司一个月收入七八百万,但他说这个项目跟我没有关系,这个是他新做的。


 


来源:投资界    天使茶馆略有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