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拍不好,就把画面弄成红色的”?| 彩色日常

 莫非4p2zqr6hz4 2018-04-06

William Eggleston

“黑白就是摄影的色彩。”——罗伯特弗兰克( Robert Frank )

“彩色摄影是粗俗的。”——沃克伊文思(Walker Evans)

“拍不好,就把画面弄成红色的。”——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评价威廉·艾格尔斯顿 (William Eggleston)的作品“红色天花板”(The Red Ceiling)


在20世纪70年代,彩色摄影并没有纳入艺术的范畴,而是作为一种手段为商业、电影所服务。人们常把1976年威廉·艾格尔斯顿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个展看作是彩色摄影成为非商业艺术形式的转折点。事实上早在1943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就展览过艾略特·波特(Eliot Porter)的彩色摄影作品,而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 Szarkowski)也在1974年策划展出过海伦·莱维特的彩色幻灯片。

威廉·艾格尔斯顿(William Eggleston)出生在田纳西州孟菲斯,他在大学读书之时对摄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尝试过各类摄影形式的拍摄,1962年接触布列松的摄影时确定了所喜爱的类型。

在此之前黑白摄影是摄影艺术的主要认可形式,20世纪60年代左右,艾格尔斯顿开始了大量的彩色摄影尝试。

1965年,艾格尔斯顿开始尝试彩色反转片的拍摄。

1967年,他转向使用彩色负片拍摄。同年他来到纽约结识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加里·威诺格兰德( Garry Winogrand)以及戴安·阿勃斯(Diane Arbus)。当时,他将自己的彩色照片呈给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馆长约翰·萨考夫斯基,萨考夫斯基以其别具一格的慧眼相中,并在MoMA为他举办摄影展,尽管此次展览在当时褒贬不一,但使得艾格尔斯顿自此之后声名鹊起。

1974年荣获古根海姆基金会摄影奖金,凭借这笔资金潜心研究彩色摄影。同时他还获得了在哈佛大学的卡彭特中心讲授摄影的机会。

1980年代,艾格尔斯顿遍游世界各地,足迹遍及美洲、欧洲、非洲与亚洲。

The Red Ceiling ,Greenwood, Mississippi, 1973

“当你看着那些颜料,它就像打湿墙壁的鲜血。” 朋友家客厅的红色天花板

“完全不像原始场景,但有时却正是你想要的。”艾格尔斯顿用彩色胶片记录着生活周遭的日常之物,并且使日常之物与他特有的饱和色彩之间发生碰撞,这归因于艾格尔斯顿所使用的染料转印工艺,该工艺由于成本昂贵,此前主要用于商业摄影和高档杂志印刷。

从《艾格尔斯顿导读》(艾格尔斯顿的首本画册)中可以看出,艾格尔斯顿的众多拍摄对象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似处于正常的生活空间里,却又流露出一种不可言说的内在情感以及对于生活空间的关系。我们并不清楚照片背后真正发生了些什么,但他的照片总是看起来正式且严肃地充满着感性色彩。他巧妙地将普通甚至平庸的主题与对颜色、形式、构图和空间的复杂理解相结合,他的摄影作品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当代美国文化的组合。

“有时我喜欢以非人类的视角拍摄,人拍照时总是处于5英(约152.4厘米)尺高的水平位置,而我喜欢四处乱飞的小虫子,并时时刻刻在想他们的视角是怎样的。” 这个比喻正好可以帮我们更好的理解为何艾格尔斯顿作品中频频出现出其不意的拍摄视角,拍摄则与他的日常观察事物的习惯相吻合,所以他的照片中能够充分地传达出感性的自由,对世间万物诗意的理解。他相信言语不能公正的对待照片,反之亦然。将普通的照片转化为独特的诗意图像,其中没有任何等级的主题。

1976年开始放弃使用相机取景器,随后感觉“最终你走路的时候视野会更为开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