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飞鸿雪泥028 2018-04-06

明明德,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金句。理解了这句话,可以说就是掌握了理解中国文化的钥匙。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段话的原文,这样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这段话。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段话是四书之首的《大学》里面的开篇。四书是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和论语、中庸、孟子三部书,并称为四书,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可以说,学习儒家文化,不学习这四本书,就等于你根本没有摸到儒家文化的门槛。

我们知道,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特别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境界的提升。有著名哲学家说,中国的儒家文化就是关于道德的学问,整个儒家文化就是一部关于人如何成就道德学问的学说,这叫做成人之道,就是我们所说的成为大人君子主之道。这种学问,也叫大学。

因此,大学的概念不同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大学,现在意义上的大学是指有形的高等学府,而这里的大学指的是无形的、成为大人君子的大学问,这是一种提升人生境界的大学问,所以叫大学之道。


那么,大学里面为我们规定了哪些大学之道呢?其实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句话。这三句话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有机整体,又被成为大学的三纲领,也是我们做人和进行道德修炼的三种理想的境界。

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意思是:真正的大学问就是成人之道做人之道,做人之道的第一步是要弘扬光明本善的心性,通俗地说就是要让人性善的那一部分像熊熊大火一样燃烧起来,充分发扬自己的天性。儒家学说的主流思想,是承认人性是善的观点的,所以说,做人之道第一步就是不要保存和发扬人性善的光明的因子,沿着这个性善走下去。在人生的每一个选择的考验之中,我们都要坚守人性善的本性,让道德的力量来主持来统治我们的心灵。就是行善心走善路,是人生道德修养的第一步!


第二,“在亲民”。这句话历来是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就是亲爱老百姓的意思。因为孔子和孟子都提倡仁、仁政的思想。这个思想的核心就是亲民。但也有一种说法,亲民其实就是新民。就是每天反思自己,每天想初生的太阳一样,是新的,每天沐浴自己的心灵,不让他染上尘埃。从整个文章的意思来看,新民的解释是比较好地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中国文化特别讲究反思的思想,在讲究反思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创新发展的理念,因为,人只有反思,才会自新。所以,中国文化一直强调要创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所以,孔子才有“温故而知新”的至理名言!

第三,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我们所有的道德追求,最后都落实到最后一句话,在止于至善。就是要达到一种善的最高境界。用儒家的最高理想人格来说,就是达到圣人的境界。圣人就是那种具有极高的道德修养,对人类对国家对社会具有极高的公德和心怀天下的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真善美的境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