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阅读与写作打通

 昵称35651867 2018-04-06

   

  问:我的语文成绩不好,阅读、写作抓不到头绪,看了很多文章,觉得看过后就像没看过一样,头脑里没有印象,我该怎么办啊?(忧心如焚的小夏


  邓老师的回复:

  “阅读、写作抓不到头绪,看了很多文章,但觉得看过后就像是没看过一样……”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

  老师开出的处方是,在博览的基础上,学会精读。如何精读?方法多多。邓老师建议,阅读一篇美文时,将阅读与写作打通,力争在阅读与写作两方面都有所收获

  也许有一天,我们读了林清玄的《月到天心》。读罢,感觉挺好,甚至赞不绝口。这类打动了你的好文章,读完后千万不要急于离开啊!先想想全文写了什么,再想想文章是怎样写的。于是,你可能发现,文章由实写自然之月到虚写心中之月,以实衬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将自然之月与心中之月相互融合,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月的亲切与温暖,更明了心中有一轮明月对于人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可能掌握了虚实相生的写作方法。

  因阅读某篇精美文章而掌握某种写法,在写作方面有所得,这只是收获的一个方面。此外,从本次阅读初步了解到的虚实相生法出发,进一步研究何谓虚实相生,你有可能更深一层知道,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形象为实,抽象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眼见为实,隐者为虚;有限为实,无限为虚……然后,你可把所掌握的这类理论知识,用于指导自己平日的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阅读,还可用于帮助自己较好地完成模拟考试与高考试卷中的相关试题。如此反复,写作方面也会收获不少。

  从写作角度看,阅读一篇美文,我们应有所侧重,或仿其意,或仿其法,或仿其语。这里举几个例子来依次说明。

 《闲人闲事》与《多管闲事之它说》两篇文章,表明了下列观点:

 1.做闲事,是在生活中寻找乐趣、追求闲逸的表现;

 2.做闲事,是在平凡中追求个性、摆脱羁绊的表现;

 3.做闲事,是在琐碎中蕴含丰富、寻求充实的表现;

 4.做闲事,做的是职权外的事情,彰显的是责任感;

 5.做闲事,做的事可能与己无关,却总与社会相关;

 6.做闲事,做的事可能平常芜杂,却需要巨大勇气;

 7.做闲事,如果不为社会所提倡,人性将更趋冷漠。

 读这类思想深刻见解独到文章,我们可重点仿其意,从思想观念方面获得提升。

  季羡林的《论包装》主要内容如下:

  “我先提一个问题:人类是变得越来越精呢?还是越来越蠢?

  “答案好像是明摆着的:越来越精。

  “…………

  “人类倘不越变越精,能做到这一步吗?

  “可是我又提出了问题,说明适得其反。例子也是伸手即得。我先举一个包装。

  “…………

 “如果我回答我在开头时提出的问题:人类越变越蠢。你怎样反驳?!”

  显然,文章用设问构思法结构全文。对于这类构思特色鲜明的文章,我们可侧重仿其法

  普鲁斯的《影子》中有这样两个独特的段落:

  “你从哪里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容貌,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时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在屋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的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共同欢笑、共同悲伤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栖息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的看不见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隐去?”

  这两个段落用呼告手法,作者连续追问,表达了他对默默生活、辛勤劳作、为他人带来光明,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的下层人民的深深关切和由衷的敬意。对于这类语言表达极富个性的片段或文章,我们可仿其语,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样阅读,一次一得,各个击破,注意力高度集中于一个方面,收获可能更多。果真如此,“抓不到头绪,看过后就像没看过一样”等问题也许能迎刃而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