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完宝宝就没事了?产后24小时很关键!

 秋荷荷 2018-04-06

宝宝的出生,让一家人沉浸在喜悦中。

顺利生产后,就大功告成了吗?听到宝宝洪亮的哭声,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吗?

千万不能忘记刚刚经历过人生角色转变的她!

这个时候,新妈妈更多的体会是身心疲惫和孤独无助,家人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关注!

产后24小时,对于虚弱的妈妈和娇嫩的宝宝都很关键!

01

观察产后出血量

产后多见的是产后大出血,主要是由于子宫收缩不好,影响子宫内血窦闭合,造成宫腔积血。

当宫腔积血不能及时排出的时候,子宫就像大口袋,不再收缩,造成产后大出血。

子宫刚刚将孩子排出,还像个皮球那么大,产妇自己在腹部都可以触及:

如果肚子总是像个硬球,就说明宫缩良好;

如果松软有可能会发生产后出血。

这段时间如果产妇自觉阴道流血较多,要及时通知医生前来观看,及时发现异常,以免出血量多出现危险。

02

及时补充营养

产后妈妈应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利于恢复精力和体力。

妈妈刚刚分娩完,由于身体尚未恢复,乳腺管还没有完全打开。

吃得太油腻或太补都容易导致乳腺堵塞,所以饮食要清淡。

03

及早哺乳

产后半小时左右就可以给宝宝进行哺乳。

即使没有母乳,也应让宝宝多多吸吮。

宝宝的吸吮使母亲体内产生更多的泌乳素和催产素,可以刺激母体分泌乳汁。

同时也可以促进妈妈的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04

尽快排出小便

在分娩后,妈妈要尽早排出小便。

膀胱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的收缩,也会导致产后出血,所以,在产后一定要尽早排出小便。

一般来说,顺产妈妈在产后4~6小时内就可以自己解小便了。

但是由于外阴创伤,妈妈可能会害怕疼痛而不敢用力排尿,这种情况非常容易导致尿潴留。

而一旦发生了尿潴留或尿不彻底,则可能让细菌侵入,引发尿路感染。

产后,妈妈们可以尝试多喝些水,补充流失的水分,并让尿液顺利排出。

如果在分娩6~8小时后,仍然不能正常地将尿液排出,并且膀胱还有饱胀的感觉,要让医生进行检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