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升后降”——从此告别小肚腩

 一叶美百味 2018-04-06


小编说:

“前升后降”我们已经耳熟能详啦,但咱为什么一定得是前升后降呢?这其中的讲头可多啦,本文将从后弯角度来为大家阐述,身体前侧向上拉伸、后侧往下拽的机制和好处。

 

想减肚子、解决后腰疼痛、改善含胸驼背的小伙伴们快快看起来吧。




正文

(内容整理自2017.12.16 广州面授)




一、【导读:后弯:人类的发展史——>解放前肢:前侧肌肉往上拉、后侧肌肉往下拽】

 

赵扬老师:

后弯其实就是人类的发展史。

 

你要知道在动物界,小动物、昆虫、哺乳动物等等,大多数都是匍匐在地面上,用所有的脚在地上走路的。昆虫可能一百只脚、八只脚,哺乳动物可能四只脚,只有人一直都用两只脚走路。

 

人类的前肢被解放出来,能够向上去行使活动,其实是前侧的肌肉力量正在整体地往上拉,后侧的肌肉力量学会了往下拽,让人能够直立行走、站起来了?

不然咱们是站不起来的。

 

所以人能够站在地球上,依靠的是前侧一种往上拉伸,而后侧持续往下拽住,这样我才能够像这个圆桶一样立住。

 

二、【导读:前侧肌肉向上拉伸的意义】

 

1. 可以搜集更广的信息

 

我眼睛还有一些重要的要捕捉外界信息的器官都在前面长的,我需要让身体立起来才能更广的搜集信息,所以这是我前侧区域升起来的一个意义所在。

 

2. 保证人不再趴回到地面上(年龄越大越驼背)

 

那我想做后弯,其实就是想要保证人可以不再回到地面上。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是越来越驼背的。

 

3. 兜住脏腑,不再压迫关节腔(年龄越大肚子越大)

 

没有人往后驼,人只会往前驼,因为人后侧区域的骶骨、肋骨都比较坚实,而前侧除了肋骨区有骨头,从骨盆开始就没有骨头了,因此前侧比较松软,并且前侧的器官还比较重,自然而然我前侧没有坚实的保障,它就容易掉下去。

 

所以人越大,或者吃了很多东西之后,肚子就会特别沉。

 

有很多男性肚子都相对比较大,你会发现他们通常皮带在这,上面撑起一个肚子,皮带也搂不住,所以肚子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往下。往下的后果是什么?你想想,脊椎本身只是细细的一串骨头在往上拎着,只是用前侧一些肌肉拉着它而已,现在前侧脏腑这么重,关节腔隙会不会受到挤压?

 

还有一些女性或者哺乳期的女性胸部非常重,她平常也不敢快步走,为啥?身体前方太重,总感觉自己很难受。包括孕妇,我们经常看见她们走路的时候都是托着肚子走,也是因为前方的肌肉没有力气支撑起肚子上的重量。

 

所以当我做后弯的时候,我前侧的肌肉向上拉长,其实是为了能够兜住脏腑,能够保护它不去压迫所有的关节腔。

 

但是为了让前侧能够把脏腑向上提起来,后侧必须要跟它配合,光一边干事干不成事情,所以我后侧的肌肉整体的往下拽,这样就能一直站在这。

 

4. 延缓衰老(延缓驼背、罗锅的速度)

 

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这个肌肉的记忆越好,我可能往下衰退的越慢。所以说适度的练习后弯能够延缓人的衰老,即延缓我们重归爬行动物的速度。

 

我的太姥姥是在84岁去世的,她有一个很大的罗锅,背上像背了一个山。我小时候一直很好奇,我说她在背上背了一个馒头嘛!她是我见过最严重的罗锅。这是我很小时候的记忆了。她从来都不能跟我们一起在大饭桌上吃饭,只能在小饭桌上吃饭,因为她脊柱立不起来。

 

因为我太姥姥在过去那个战争年代,一直很辛苦。她抚养很多孩子,还要经常带着孩子去流窜,因为我的太姥爷是杀汉奸的人,日本鬼子老是追杀我家。她的生活过得非常地危急和辛苦,导致于她到老了之后罗锅很厉害。

 

所以你看,这个罗锅其实就是脊椎在中间萎缩了,堵了一个很大的包,这就是人在老的时候可能出现的状态。

 

而我们要避免这个状态,让我们在可能80岁的时候依然身姿挺拔。如果你现在身高是1米7,那你争取到80岁的时候只有1米69,而不是1米6。

 


三、【导读:从“小燕飞”来看手、脚远端做功的重要性——>要练的不应该是脊柱和背部的力量,而是手、脚有如抻面的能力】

 

还有一种人,在腰上出现疼痛问题,有椎间盘突出、增生等等,医生会建议他做小燕飞,你们都听过这样的建议吧?但是有很多人是越做小燕飞之后腰越疼,这个你们听说过没有?

 

我知道的在大学里,老师们几乎90%都有椎间盘突出,校医院就让他们做小燕飞,但是他们一般都是从一级状态,只是膨出,然后天天飞呀飞呀飞呀,经常做到二级突出了。

 

因为他们飞的时候,腿也弯、手也弯,完全靠收缩背和折腰来做的。

 

做到二级之后,医生就建议住院,躺一个月、输液,然后让你继续飞。再飞一段,我认识很多老师都飞到三级了,就只能手术。

 

因为他在小燕飞中米没有正确的做功,胳膊和腿是不会使劲的。

 

那如果我想让脊椎之间有空间,腿是不是得给它支撑力啊?腿得有劲,往上传,然后手也应该有劲的往远伸,当往上举手的时候,我这手也不能松塔塔的,这样两极对拉脊柱才能被拉开并且往上传力。

 

所以手臂和双腿是维持你脊椎空间这一条线的一个很重要的保护措施。

 

如果我要练后弯,我要练的不应该是脊柱和背部的力量,我应该练的是这种抻面的能力。

 

南方人抻面抻的不多啊,北方人我们就喜欢吃什么烩面啊、拉面啊、揪片啊,就很爱吃面食,那你做面的时候你得给它两头扯,这样才能把面抻开。身体的两头那就是手和脚了,我想让脊椎不再挤压,我肯定是往前伸手和往后伸脚。

 

那往前伸手的时候,手的最远端是哪啊?

 

学员:

手指尖。

 

赵扬:

脚的最远端是哪啊?

 

学员:

脚趾尖。

 

赵扬:

所以这种上升力和下降力它都应该在手指尖、脚趾尖,包括头顶尖这五个尖上成为最远端呼应的力量。

 

如果力往上走,那必须要拉到头顶尖才算完;如果我手往上伸,那手指尖得往上拉才算。但拉手指的时候得有脚趾和它呼应。

 

那大家想:如果我趴在地上去做前后互拉,很多人趴在那之后,那个脚是不用力的,尤其是脚踝处习惯性做足内翻,外踝却不怎么伸太多,大脚球区不会用力。

 

所以这时候五点两线的第二点结构力,也就是大脚趾向远方的拉升就特别的关键了。

 

大脚趾拉伸,可以让足弓再次回到一个直线向身体传力的位置。当然你还要旋腿,把双腿、双脚跟并在一起。然后把力继续向上、最终送到手,这样手上才算和脚呼应。

 

按码金额随意,支持就是心意


NEW LIFE新乐堂教育北京总部 · 赵扬老师微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