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生物不选择永生这条进化方式?

 Loading69 2018-04-07

我认为这不是生物自己选择与否的问题,而是生物本身就没有选择权,它自身的寿命被大自然所决定。

由于现代生物学的高速发展,我们已经知道决定生物寿命的关键因素了,那就是端粒和自由基。不过端粒说获得了更广泛的支持!

生物体的生长,繁衍,衰老过程本质是细胞分裂的过程。我们知道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短一次,伴随着端粒的磨损,细胞的碱基对也在每次分裂中丢失一次。这也就是生命体衰老的原因。

那么你会问,为什么生物体不选择进化出分裂时不耗损端粒的生命形态呢?

其实这可以用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生物的死亡是被迫为了保持种群的基因多样性,试想一下,人类真的永生了,那么几百万年的基因可以发展出现在的智商吗?可以应对现在的气候吗?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永生的生物不通过大量繁殖来确保基因多样性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资源的限制,资源的固定导致生物种群必须有一个数量上限,这样以来,永生生物的基因就又保持长久的沉寂,压根就不可能存在多样性!

生物的死亡意味着生命体可以在基因的广度上拓展开了,生物本身是不知道环境会怎么改变的。只有多样的基因才可以不断的试错,这样才能应对自然环境变化的筛选。

留下来的基因被认识是适合环境的,其他不适合环境的基因都被淘汰掉,这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来源。

我们来试想这样一个场景

如果我们的基因可以确保我们永生。这就导致地球上人类繁殖频率大大降低,几乎所有人的基因都维持在百万年的样子。我们假设在这100万年内,自然环境没有大的改变。但是突然有一天,太阳发生持续的磁爆,导致地球辐射量和温度骤然提高,那么我们这群人的基因自然是扛不住这样骤变的环境,我们得了皮肤癌,我们被高辐射弄得苦不堪言,很多人都不得不面临死亡的威胁。不到100年,人类就全部灭绝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就是因为人类的基因可以让我们永生,导致全人类不怎么繁殖,进而导致基因单一化,我们单一的基因是如此的脆弱,压根就扛不起环境的骤变。所以能永生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变得很脆弱。如果真的存在过这样的生物,那么它们也早都被环境淘汰了。而剩下的生物都是会死亡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