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骨科常见疾病术后体位摆放

 lxjyxxj 2018-04-07


1.锁骨骨折

体位:

1、仰卧位:患者去枕仰卧于床上,肩胛区垫枕以使两肩后伸。

2、半卧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不低于心脏水平。

3、站立位:用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注意事项:避免侧卧位,以防外固定松动,离床活动时,加用颈腕吊带悬吊患肢。


2.肱骨骨折

体位:取舒适体位,平卧位可于患者肢下垫一软垫,使之与躯干平行,以减轻水肿。

注意事项:避免前屈或后伸。


3.尺桡骨骨折

体位: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中立位,适当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注意事项:离床活动时用三角巾将患肢悬挂于胸前,勿下垂或随步行而甩动,以免造成复位的骨折再移位。


4.颈椎手术

体位:手术完成后搬运患者应当慎重,搬运患者时必须保持脊柱水平位,局部不弯曲,不扭转,动作一致,有专人固定患者头颈部,保持患者头颈部置自然中立位,避免颈部扭转、过屈或过伸。移至病床后,颈部两侧沙袋固定,防止左右移动。注意保护伤口,不要压迫手术部位,防止引流管牵拉脱出。



术后6小时可轴性翻身,翻身时应保持头、颈、肩、躯干纵轴一致,翻身时颈背部垫软枕,必须使颈部与躯干保持同一水平面。

术后第二天拔出引流管后,可在颈围保护下,在床上取半卧位,观察患者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逐渐过渡到坐位,然后行床边站立,最后可在护士或家属的搀扶下床边活动及在病室内行走。



5.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体位:术后给平卧位,患者保持15-30度中立位,穿“丁”字鞋,两腿间放置梯形枕,以防患肢外展、内收,放置髋关节脱位。

注意事项:无论搬动患者还是护理操作,协助排尿排便,翻身等患者始终保持外展中立位,侧身后仍保持肢体保持外展15-20度,屈髋10-20度,屈膝45度。由于手术后病人患肢要求保持一定的功能位置和髋关节的一定角度,单侧髋关节置换术后仅翻身于健侧,侧身时间一般为60分钟。



翻身方法:病人术后1-3天最好采取两人翻身法,操作者分别站在病人患侧的床边, 1先将病人的双手放于胸前,让病人屈曲健侧膝关节,操作者一人双手分别放至病人的肩和腰部,另一人将双手分别放至病人的臀部和患肢膝部,并让病人健侧下肢配合用力,同时将身体抬起移向患侧床沿,然后让病人稍屈曲健侧膝关节,在两膝间放置2-3个枕头,高度以病人双侧的髂前上棘之间的距离再加上5厘米,操作者一人双手分别放至病人的肩和腰部,另一人双手分别放置臀部和患肢膝部同时将病人翻向健侧,将患肢置于两膝间的枕头上,保持患肢呈展15-20度、屈髋10-20度、屈膝45度,然后在病人的背部垫一软枕,胸前放一软枕置上肢,注意保持病人的舒适。


6.胸腰椎手术

体位:平卧硬板床,膝部加垫。

注意事项:轴式翻身,至少两人协助翻身。

要点:轴线翻身,按照翻身护士的人数可分为一人翻身法,两人翻身法。



一人翻身法:护士立于病床一侧,双手托扶住病人的 肩部及臀部,将病人翻转成侧卧位,面朝向护士,然后移一手扶住病人的腰背部,另一手拿枕垫于病人肩背部,使病人上身略向后偏靠,下腿稍微屈膝,上腿屈髋屈膝位,两膝盖间夹一软枕,此方法适用于腰椎手术后的翻身。


两人翻身法:两名护士分别立于病床两侧,先嘱病人屈膝,一名护士扶托住病人远侧肩部及臀部,将病人躯干呈轴线翻转至自己一侧,另一名护士用枕垫抵住病人腰背部,双膝间放一软枕,此方法适用于胸、腰椎手术后的翻身。(如病人靠在床边,先搬至中间再翻身)。


7.脊柱侧弯手术

体位:术后卧硬板床,使用气垫床时,调至最硬度。

注意事项:给患者翻身时,采取轴式方法,禁止脊柱弯曲。


8.骨盆手术

体位:平卧气垫床,要避免骨盆扭曲而使骨折处移位损伤骨盆神经及血管,需按轴线翻身法进行翻身。

两个人,站在患者同一边,一个扶持肩膀和腰部,一个扶持臀部和大腿,一起翻身,翻身以后用枕头或者软垫之类的垫在患者背部和臀部。 



9.人工膝关节手术

体位:平卧位,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弯曲15-30度。

注意事项:手术后三天内一般不主张活动关节,避免患者疼痛加重、假体松动,可抬高患肢。


10.胫腓骨骨折

体位:平卧,抬高患肢并置于中立位,高于心脏平面10-20度。

注意事项:禁止做患肢旋转活动。


11.踝关节骨折

体位:将患肢置于高于心脏的支架或枕头上,促进回流,消除水肿。

注意事项:踝关节制动,以免影响骨折断端稳定性。


12.四肢石膏外固定

体位:软枕抬高患肢,肢体高于心脏水平。 翻身方法:一人托扶石膏(一手托于长骨部位、一手托于关节部位),如病人能自己活动可让病人自己翻身;如病人活动受限,则由另一人协助翻身,待病人翻到合适置后,在打石膏的肢体下垫软垫,使患肢位置舒服。

注意事项:必须用手托扶石膏,不能拿捏;石膏下应垫软垫,上面不能压盖重物。



13.截肢术后

体位:患肢固定于功能位,残端留给沙袋压迫,防止屈曲。

注意事项:大腿截肢术后,应防止髋关节弯曲,外展挛缩;小腿截肢术后,要避免膝关节弯曲挛缩;膝下截肢术后,患者应躺、坐时不要让残肢垂下床缘或长时间处于屈曲位。


14.外固定支架护理

体位: 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枕垫高患肢30°。下肢骨折术后将薄枕垫于国窝及小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以促进淋巴和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合并血管损伤或骨间膜高压征患肢不宜垫高,以免加重肌肉缺血、肿胀、坏死。


15.牵引术后的护理(皮肤牵引、骨牵引)

体位:为保持反牵引,床尾应抬高,一般皮肤牵引抬高10~15CM,骨牵引抬高20~25CM,而颅骨牵引则抬高床头。股骨颈骨折、转子间骨折时外展30~40°,足部中立位,可穿丁字鞋(防旋鞋),防止外旋。股骨上段骨折保持半卧位尽量外展,以利于骨折对位。胫骨中下段骨折行骨牵引时,可将牵引绳系在牵引弓的外界,使踝关节轻度内翻,以利于骨折复位。

注意事项:翻身前确保牵引力线在解剖力线上。对于不稳定性的骨折脱位,应保持牵引力,不可完全取消牵引重量。翻身后应观察伤病局部的变化,防止骨折移位或关节脱位等。



16.小夹板固定术后的护理

体位:注意保护患肢,保持正确的位置,严防骨折断端重新移位;固定期间,抬高患肢,嘱患者身体活动时要保持患肢的功能位置。

注意事项:随时注意观察小夹板的松紧度,以布带能在夹板上下移动1cm为标准。随着患肢肿胀逐渐消退,应注意经常调整布带松紧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