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痛经4方

 学中医书馆 2018-04-07
二、痛经
1.仿通关丸
石玉书
(组成及用法] 盐黄柏9g 上肉桂4.5g 炙甘草6g
水煎,每日 1剂分3服。
(主治] 虚火浮越型痛经。
(解析} 通关丸系东垣所制,本为清利下焦湿热、助膀胱气
化之剂。然经来疼痛颇剧,无时或缓,面色口唇苍白,常觉有热
气自少腹上冲,经量多,色紫黯,心烦热,舌红苔黄,脉细滑者,乃
阴阳失和、虚火上浮所致。黄柏禀冬寒之气,主五脏之阴,盐制
者冀其人肾清热;上肉桂启水中之阳,制浮越之虚火归守其元,
二者寒温各异,而使阴阳调和;炙甘草易原方知母,守中而上下
交通,并可缓急止痛。
2.经后腹痛方
刘子浞
(组成及用法] 山药15g 当归9g 山茱萸9g 白芍
6g 巴戟天6g 甘草3g 阿胶9g(烊化)
水煎,每日工剂分3服。
(主治] 月经后腹痛。
(解析) 经前或经来初期少腹腰骶疼痛,多属实证、瘀证。
然余认为痛经原属本虚标实,特别是经色浅淡量少、经后腹痛绵
绵、腰酸软如折者,必然气血不充,脾肾两亏,当以本方健脾益肾
以固本,切不可再予活血行气之法。
3。调经止痛方
刘子浞
(组成及用法] 当归9g 川芎6g 白芍9g 熟地黄9g
制香附9g 延胡索9g 炒川栋子9g 牡丹皮6g 杜仲9g
川续断9g 炒小茴香6g 白术9g 制没药6g 益母草9g
炙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 月经失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伴痛经。
(解析) 壮年妇女,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经行之前若见腰
腹胸胁胀痛,虽见血块量多,运用本方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当无
顾忌。
若见月经推后,经量不多,倦怠无力,经期或经后小腹腰部
疼痛,必有肝肾亏损,本方加山茱萸、山药、鸡血藤。
4.活血地黄丸暨三虫二甲散
王聘贤
(组成及用法]
活血地黄丸
生地黄30g 当归身lOg 广木香6g 制香附12g 鲜
韭菜根15g 老生姜15g 白芍12g 桃仁12g 鸡血藤15g
延胡索lOg 制没药9g 党参15g 炒大黄6g
三虫二甲散
蜣螂1对(红糖水拌炒) 土鳖虫5个(酒炒) 九香虫5个
生鳖甲15g 炒穿山甲5g 山楂肉15g
共研细末。
活血地黄丸水煎送服三虫二甲散,每次5g,每日3次。
(主治) 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一般顽固性瘀血痛经。
(解析置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难治疾病,乃因禀赋素亏,
肝血不足,疏泄失常,气郁血瘀,瘀阻胞脉之故。
活血地黄丸乃《证治准绳》交加地黄丸去辛温之川芎,加
养血、清热、通瘀之鸡血藤、炒大黄;鲜韭菜根甘辛酸热,温中
行气散瘀,可治跌仆损伤之瘀血而续筋骨,治胸痹骨痛,活血
之力甚强。三虫二甲散行气消症。二方攻补兼施,用药平稳,
适得其中。病程日久之剧烈痛经者,肝血不足,气郁血瘀,此
方法当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