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 刃 伤 本节所载为刀斧竹木所伤、筋骨伤、破伤风,以及创口慢性 溃烂、肉芽组织异常增生所用医方。 1。金刃伤方 白志祥 (组成及用法) 生白附子、生南星、防风、羌活、白芷、天麻 各30g 共研细末,可撒布伤口,同时内服3g,温黄酒或热童便下。 (主治) 刀斧竹木尖锐伤。 (解析] 本方之用,即《医宗金鉴》玉真散,其功不在生肌敛 口、止血消炎,实在预防或治疗破伤风.须外用内服,疗效始良。 《圣济总录》夺命散与本方相类,生南星、防风各工份,研末外用 治破伤风。 2.止血疗伤药方 白志祥 (组成及用法) 炒蒲黄、生大黄、血竭各9g 石韦根15g 共研细末敷伤口处。 (主治) 刀伤或打伤出血不止者。 (解析) 本方散瘀定痛,止血生肌。药末当可内服之。也 用于吐血、尿血诸内出血证。黄酒送下为良。 石韦根为石韦之根茎,阴干研粉,一味撒布疮口即可止刀伤 出血,内服又治五劳七伤、五淋及吐血证。 3.十宝散 段仲隆 (组成及用法] 冰片1.2g 麝香1.2g 朱砂12g 制乳 香12g 红花35g 血竭15g 雄黄35g 儿茶3g 当归尾 75g 制没药15g 将以上10味共为细末,贮瓷瓶黄蜡封口,勿令走气。 (主治) (1)治跌打损伤、皮肉青肿未破者,用陈醋调敷,肿消即愈。 (2)治刀伤皮破血出者,用药掺上后,包裹,不令见风,血止 而愈。 (3)治内伤骨碎,或骨打断者,先将骨节揉准,用陈醋调药后 敷患处,外加棉垫包好,再用夹板固定,药性一到,骨自接矣,百 日勿犯房事,犯之必成残疾。 (4)治刀伤深重未使透膜者,先用桑皮线缝好,多掺药末于 上,以活鸡皮贴护,如前接骨养法。 (5)遇跌打昏迷不醒,急用少许以陈醋冲服醒转以便调护。 (解析) 本方续筋治血理伤,为疏通气血筋骨之要药。全 方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行气清热,针对不同损伤治法变化较多, 丝丝相扣. 4.消脓血方 白志祥 (组成及用法} 黄柏、荆芥、银花、防风各6g 黄连、大黄、
赤芍、薄荷、栀子、甘草各3g 煎水外洗伤处。 (主治) 金刃伤脓血常流,伤口久不愈合。 (解析) 此类伤处久不愈合者,热毒而外,必然夹湿、夹风 并夹瘀血。本方清热解毒,燥湿祛风化瘀,外用既可,内服亦良。 5。乌梅散 顾乃熹 (组成及用法) 乌梅(去核) 置瓦上焙干研末瓶收,新生肉芽过高,将药末撒上。 将新生肉芽全部撒满,外用膏药贴上,较大之伤口或肉芽过 高过多者,日撒1次至全部消平为限。 (主治] 伤口胬肉过高或不平(即肉芽长不平)。 (解析) 《神农本草经>>谓乌梅主“死肌,去青黑痣、恶 肉”。《刘涓子鬼遗方》治一切疮肉出,以乌梅烧为灰,杵末 敷上。 顾氏又有方治痈疽溃烂胬肉外翻并一切恶疮: 诃子炭 乌梅炭 花粉炭各等分 共研细末外用. 6.夺命金丹 唐呈瑞 (组成及用法] 人参4.5g 琥珀、珍珠(豆腐煮过)、血竭、 制马钱子各9g 沉香、广木香、苏木、当归、白芍、茯苓、干漆、桃 仁、红花、广陈皮、枳壳、自然铜、人中白、虎骨各11g 上肉桂 3g 三七30g 共研细末,每服4.5g,黄酒送服。 (主治)外伤晕厥. (解析) 外伤晕厥,总因剧痛、惊恐、失血、瘀滞、气闭或直 接伤及元神,振荡脑部所致阴阳不相顺接。 本方三七为君,一切瘀血皆破,一切出血皆止,并能益元气 而止痛,乃阳明、厥阴血分正药,得诸行气化瘀、固元镇痛、醒脑 安神、清心泻火、凉血止血药相助,则药力更为强大。 干漆于伤损方中罕见,《神农本草经》谓之“主绝伤,续筋骨, 五缓六急,风寒湿痹”。本方用之破血而消肿。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73.对症辩证选名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