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肆说唐诗 李远《听话丛台》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4-07

 

 

肆说唐诗  李远《听话丛台》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晚唐文艺界曾有“浑诗远赋”的提法,将李远许浑并称。注意,这四个字并不是什么美称,它后面还跟着四个字:“不如不做”。原因是当时有人认为,这哥俩的诗赋既无文采,又“不干教化”。

不知道这样的评价出自哪些位大师之口,反正我是觉得挺差劲的。说一个舞文弄墨的人没文采,可谓毒辣至极;说一个作品“不干教化”,更是狠毒无比。“教化”这俩字,在那个时代就是政治正确,揪住这一条来批斗,就是上纲上线想整人。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教化”,他俩究竟怎么没教化,我不知道。但是说到文采,李远的赋我没读过,许浑的诗我倒有些印象。就凭着“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这一首和“山雨欲来风满楼”这一句,在晚唐那阵子,能和许浑比文采的诗人,除了杜牧李商隐等寥寥几位,也没谁了吧。

李远这首诗里说的丛台,是赵都邯郸的古迹。据说赵武灵王当年梦得娇娃,因此筑起了连片的台榭,终日歌舞升平。当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缔造了强盛的赵国,丛台另有一说是为了阅兵而建。

有道是“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人事代谢,山河依旧,当年的丝竹管弦早已无声无息,绮罗美女早已无影无踪。鼎盛繁华只留荒台,帝王将相终成粪土。

书写千古江山,思虑盛衰兴废,我觉得这就是真正的文采、根本的“教化”。

深圳商报 万象2018040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