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素纱“禅”衣?“襌”衣?

 风舞猿 2018-04-07

🌿


说到古代服饰,

件人人皆知的传奇“奢侈品”

那就是古代“透视装”素纱襌衣。

大家都知道它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重量不到一两,折叠可进火柴盒的传说。

 

先来说说这个名字,

许多人,包括小编曾经也写成并且读成,

“素纱禅衣”

看看这和上文有啥不一样?

没错,并不是“禅”(chán或shàn),

而是“襌”

(dān

《说文》里这样说:

“襌,衣不重。”

《释名》中说:

“襌衣,言无里也。”

这两个解释,

对这个字解释得非常充分了。

“荆轲刺秦王”画像石人物中的衣物

而纱是人类利用丝绸以后,

最早的一种纺织方法。

特点是平纹稀疏而有规则孔洞,

素纱,就是没有颜色的这种面料。

马王堆汉墓中,

一共出土了三件襌衣,

一件白绢襌衣,

两件素纱襌衣。

这两件素纱襌衣中,

有一件48克的一件49克的,

我们经常说的,

反而是49克稍重的这件。

既然有一件更轻薄的,

为啥不说48克的呢?

三十五年前的原因是,

出土时,编号“329-5”的48克素纱襌衣,

稍有残破,

不如编号“329-6”的49克的品相完整。

然而今天的原因是,

“329-5”已经没有了。

文物编号“329-9”的白绢襌衣

1983年8月的一个夜晚,

一个刚满17岁的退学少年,

大摇大摆走进湖南省博物馆,

通过梯子爬入空无一人的展厅,

随后用钢管击碎了玻璃展柜,

匆忙盗走了31件文物和8件复制品,

其中就有属国家一级文物的,

两件素纱襌衣。

编号“329-6”的直裾式素纱襌衣

这个少年叫许反帝,

将文物带回家中后,

他的母亲许瑞凤护子心切,

将一些文物冲入厕所,

甚至还将另一些文物烧毁,

企图销毁证据,

并告诉儿子,

无论警察如何盘查,

不要招供。

这便是震惊中外的,

“许反帝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盗窃案”。

编号“329-5”的48克素纱襌衣,

就在这次事件中,

变成了灰烬。

编号“329-5”的曲裾式素纱襌衣

母子两人归案后,

民警才发现,

教唆儿子千万不能招供,

毁坏文物的母亲许瑞凤,

竟然是法律专业科班出身的……

让人心痛不已的文物被毁案背后,

却有这样一对哭笑不得的母子。

幸而“329-6”素纱襌衣得以保存,

不然我们今天只有照片可以看到,

汉代超前的织造工艺。

许反帝案追缴回来的文物

关于素纱襌衣的技术神奇之处,

人们最常说的一点就是,

“今人难以复制”。

许反帝案中另一被盗文物,信期绣 绢手套

归其原因,

因为汉代的家蚕是三眠蚕,

而现代的家蚕经过长时间人为干涉,

已经进化为四眠蚕。

幼虫到蛹,经历四次蜕皮,体型逐渐增大

所谓“眠”,

是指蚕停止进食以后,

蜕皮静止的时间段,

经过四次蜕皮,

方吐丝结茧。

相对三眠蚕,

成长周期更长,

个头更大,

蚕的营养好了,

丝的质量也就更好。

四眠蚕蚕茧比古代的三眠蚕蚕茧大

前文说到,

今人难以复制,

而不是不能复制。

今天我们可以通过技术手段,

人工培养三眠蚕,

然后生产一件超越汉代工艺的素纱襌衣,

强度更高,重量更轻。

花费13年收集三眠蚕丝,制成“素纱襌衣”复制品

但是别忘了,

这都是处在科学化控制之下的技术。

2000年前,

汉代的人们只能通过原始的手工业,

完成如此华美的服饰。

今人只是复制,

古人需要的是创造。

石头,青铜,埋藏于土壤之中,

挖掘便可以加工;

切割石头古人偶然发现了玉;

而陶器很可能诞生于对黏土的一次意外加热;

汉人引以为傲的漆器,

也是划开了漆树就能获得的原料。

回忆古代文明的辉煌造物,

唯有丝绸最为特殊。

1926年在陕西省夏县西阴村出土的半个蚕茧

距今约5600-6000年

从发现蚕这种昆虫,

到观察蚕的生长规律,

再到发明出缫丝,

之后还要制造合适的纺织机器,

通过一定的手法,

对丝进行加工,

才能制成实用的丝绸制品。

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创造精神,

比起任何来源的古代衣物材料,

制作都要复杂。

《天工开物》中的治丝

今人不能想象古人花多长时间,

才完成了从蠕动的虫子到衣物的思维跳跃,

中华之外的全世界耗费一千多年,

同样没有参透丝绸的奥秘。

罗马人是丝绸最忠实的粉丝

那么,中国最早利用丝绸的证据是什么?


除了桑叶,蚕真的不吃别的?


除了丝绸,我们还能从蚕身上得到什么利好?


敬请收看广西卫视今晚21:40播出的《收藏马未都》之《人间四月话桑蚕(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