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铜佛像价格多少和辨别真假

 来来永胜 2018-04-07

  

  

  明宣德纯金观音像

  明代金佛像神态优美,用材精良,特别是明宣德(在位1426—1435)观音金像,其审美意识和制作工艺达到极高水平。确立了汉传观音像的标准造型并沿传至今。宣德观音采用纯金制作。小巧精致,生动祥和,形态优美端庄。宣德皇帝朱瞻基赋予观音永远的慈祥,永远的微笑。比之同时代的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其微笑更加生动迷人。且工艺制作难度比《蒙娜丽莎》更要难上许多倍。1452年,巨匠达.芬奇在意大利出生,此时,宣德皇帝朱瞻基已经死去了十七年。

  简约之美是唯美的最高品味,此观音简约而精致。智慧的宽额,饱满的脸庞,头顶日月披道家仙巾,衣衫单薄贴身且有立体感。身体比例正确,发丝细微深刻,璎珞细小清晰,宁静而生动,自在而祥和。给人以爱从心生的充实感受。将观音置于桌上便自动前后拜拜,仰躺时侧左右摇晃,手摇时“沙沙”作响,显示有求必应的效果。每一细微处无不彰显制作大师的工艺水平。制作完成后,再用商周青铜器的黑漆古碾成细末加药水蒸煮作伪处理,产生微绿锈色。同时在底款处作多处防伪处理。显示宣德皇帝的个人喜爱及独享风格。此尊纯金观音高11厘米,头部和身体微微右倾(帝王自用的特征之一)。宣德时期皇帝与官员有用”随身佛“之习俗,纯金为皇帝专用。

  佛教自东汉时传入中国中原地区,迄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佛像主要是汉传佛教造像,如北齐、北魏、隋唐、宋辽等时期,都是中国佛教造像的高潮期,而南诏、吐蕃、大理等地所铸的佛像更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文献记载最早的民族佛像的创始者是东晋的戴逵,他与其子戴勃、戴都善长雕铸佛像,所铸作品极其逼真传神,因而被誉为“戴家样”。北魏时期佛教大盛,铜佛的铸造风靡一时,甚至皇后的选取也与是否能够铸成佛像有关:嫔妃生子后,必令手铸佛像,成者为后,败者赐死。

 
 至隋唐,佛像的制作风格改变了北魏以来的“秀骨清像”型,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向“雍容华贵”的方向发展,并且更加人性化,故有“菩萨似宫娃”一说。自元代开始,中国佛像制作的主流风格由汉式转为藏式。这一方面是出于皇帝个人对藏传佛教的信奉,另一方面也是受朝廷统治政策的影响。

  特别是明清两代,出于民间供奉和安抚、笼络西藏的政治需要,朝廷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在中原的传播。藏传金铜造像迅速发展,形成了金铜佛像制作的高峰期,尤其是在明代的永乐、宣德时期和清代的康熙、乾隆两朝。这些汉地制作的藏式佛像,特别是明清宫廷造像,外表大都采用鎏金制作,工艺精湛,气势辉煌,姿态普遍富于动感,颇具震撼力,在抚慰人心的同时,也凸显尊崇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