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东大会前瞻 | 巴菲特所说的能力圈,为啥对投资这么重要?

 耐心是金 2018-04-07

集团业务涵盖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全球开放产品平台、互联网金融四大板块,产品范围覆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房地产基金、公募基金、类固定收益等全市场,包含人民币、美元两条产品线,为高净值客户提供全权委托、资产配置、高端教育、高端保险、融资租赁等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来源:诺亚财富(ID:NoahGroup)

作者:任骋


>>>>小诺领读


能力圈,这个词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是有种把自己禁锢住的倾向,有些贬义。但是,这方面对投资来说尤为重要。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巴菲特朝圣游学之旅精彩直播和回放


众所周知,巴菲特只投自己能够看懂的公司,他提出了“能力圈”的概念,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寻找最优质的投资标的。简单地总结就是,不懂不投,不熟不买。


如何理解巴菲特口中的能力圈?


我们可以把巴菲特口中的能力圈想象成棒球击球手的击打范围,如果球离棒球手最擅长的击球点越近,球也就能打得越远。巴菲特认为, 投资者如果坚持在自己的能力圈范围内作决策,投资成功率就有了最基本的保证;相反,如果你总是超出自己的能力圈范围进行投资,那么就难免会做出愚蠢的决策。


何做到“不懂不投,不熟不买”?


如果我们去看看巴菲特过去40多年的股票投资组合,你会发现他成功的投资案例,包括可口可乐、吉利、《华盛顿邮报》等都是传统行业的百年老店并且这些企业都具备一个明显的特征:基本面容易了解,易于把握。他在操作过程中非常喜欢投资一些“能力圈”范围内自己熟悉的公司。


打个比方说“你会邀请刚来镇上漂亮但是却不了解的女孩去参加舞会,还是邀请你熟悉的邻家女孩呢?” 巴菲特坚信隔壁的姑娘是你最好的选择,他也确实这样做的,巴菲特长期持有自己从小就非常熟悉的公司:例如,他6岁就卖过的可口可乐,他13岁开始做报童送了三年的《华盛顿邮报》。


以巴菲特投资《华盛顿邮报》为例,巴菲特之所以对《华盛顿邮报》感兴趣,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对报业有相当深刻的了解。巴菲特的祖父曾经拥有并且编辑《克明郡民主党报》,一份内布拉斯加州西点市的周报,他的祖母在报社帮忙并在印刷厂做排字工作,他的父亲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学念书的时候曾编辑《内布拉斯加州日报》,巴菲特则曾是《林肯日报》的营业主任。人们常说,如果巴菲特不从事商业,那他最可能从事的就是新闻工作了。

 

在对《华盛顿邮报》公司进行投资前,巴菲特对该公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直到他觉得自己已经真正熟悉了该行业和该公司后才决定投资。从1973年开始,巴菲特向《华盛顿邮报》公司投资1060万美元,到1977年他的投资又增加了三倍,到1993年的时侯,巴菲特对该公司的投资已达到了4.4亿美元。

 

同样,对于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无论别人怎么看好,巴菲特根本不理,哪怕错过再大的赚钱机会,也不会后悔,因为这是在他的能力圈以外不该赚的钱。

 

上世纪90年代后期,网络高科技股大牛市,巴菲特却一股也不买,尽管这让他在1999年盈利只有0.5%,而当年股市大涨21%。巴菲特却依然坚持能力圈原则,没有投资一家高科技公司。对于他来说,高科技公司就是那个新来镇上的美丽却不熟悉的女孩,“性感”的公司可能会有非常亮眼的短期表现,但是他对高科技公司的未来经营前景无法把握。结果从2000年开始,美国股市网络股泡沫破裂,股市连跌三年,跌幅超过一半。而巴菲特这三年却盈利10%,大幅跑赢市场。

 

也许他真正的天赋并不只是挑出被低估的企业,还在于他能在市场不可避免的波动中能坚持持有这些企业。那不仅仅和眼光有关,更需要在其他人都不理性时能让理性战胜感性,在其他人都害怕时让自己保持镇定。坚持能力圈原则,最大困难在于,如何能够抵挡住为了追逐更多利润跨出能力圈的困惑。


从巴菲特能力圈理论中学到了什么?

 

首先, 我们先要确定自己的能力圈,而现实生活中,认清自己的能力确实是非常困难的。在我们身边很多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恰恰相反, 即使是那些普通的行业, 我们也未必真正理解它的业务过程、行业发展前景。例如自来水公司、汽车公司等,它们的产品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最熟悉不过的了,但是熟悉它们的产品并不等于熟悉这个行业、这只股票, 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真正地了解自己“哪些行业懂”“哪些行业不懂”是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 我们最熟悉的行业,其实是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尤其是如果你在这个行业工作了几十年, 那么很有可能你比不在这个行业中的证券分析师对这个行业的股票了解的要深入得多。就像巴菲特所说的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边界才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除了确定自己能力圈外,最好还要明确哪些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外。问问自己IPO、对冲基金、共同基金,这些投资你真的理解吗?你能够对它们未来的盈利进行合理的评估吗?如果你不能够完全理解或者评估它们,那么它们就在你的能力圈外。


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会把自己所接触的所有投资机会分为三大类:可投、不可投和太复杂。他和巴菲特将大部分的投资机会都列在“太复杂”这一栏里。因为他们确信,如果你能把90%的机会放到你能力圈范围之外,那么你对剩下10%的投资就会做的更好。在他们剩下的能力圈以内的公司,它们会像偏执狂一样的疯狂地研究分析。


第三,一旦能力圈范围确定,就不要允许例外发生:如果你想做你能力圈范围以外的投资,请先坐下来再想一想:为什么你要把钱投资到你不了解或者无法评估的项目中去?别忘了要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坚守能力圈原则,没有例外。


最后,玩自己的游戏,不要管别人在干什么:在你能力圈范围之外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有利可图, 但那不是你的游戏。如果我们在自己的能力圈内找不到值得投资的企业,我们不要因此就去扩大我们的能力圈。请选择耐心等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