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妈说,阿爸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朝拜冈仁波齐

 恶猪王520 2018-04-07

在我心中,没有哪座山,比神山冈仁波齐更受崇拜;没有哪方水,比圣湖玛旁雍措更多传奇。

冈仁波齐,藏语的意思是雪山之宝、雪圣。神山冈仁波齐,是朝圣者心中的明灯,万千信徒的精神家园。



我曾经多次从神山圣湖旁经过。每次经过,都以为高大的雪山和宽阔的湖水,只是一道风景,供给游人观光,留给信徒想象和膜拜,而我从未刻意去留意什么。

直到那次,我和阿妈对坐闲谈,阿妈突然跟我说:阿爸最大的心愿就是去朝拜冈仁波齐,可每次都因为太忙,挤不出时间。

阿妈还断断续续地给我讲了一些神山的神奇故事。阿妈的话,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我再也坐不住了,真想这一刻就飞到神山,看看究竟有多么神秘。

阿爸放牧回来,我跟他讲我想去神山。他不放心让我一个人去,只好答应和我同行。

就这样,我和阿爸开始了我们的朝拜旅程。



出发的时候,是个寒冷的清晨,天上飘着细小的雪粒。阿爸一路上对我嘘寒问暖,生怕我承受不了各种挫折,而我早已忘记了寒冷带给我的刺痛,满脑子里充满了各种问题,因为神山旁边的每一个山谷、每一条河流都有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


徒步转冈仁波齐,从塔尔钦镇出发,经过大金广场、曲古寺、哲普寺、仲哲普寺等,其中还要翻越海拔5600多米的卓玛拉雪山,最后回到塔尔钦。



顺时针转山者多,逆时针转山的人较少。

佛教、印度教、古耆那教的信徒皆顺时针转山,苯教徒则为逆时针。

人们不会因方向的不同而产生异议,都会微笑祝愿。神山就像一双宽厚的慈爱的大手,把所有人聚拢其中,传递着同样的温暖。


我们顺时针而行,走大环线。

转山道路分两条,外线是以冈仁波齐峰为核心的大环山线路,全程50多公里。徒步需要三天时间,体力强健者,也有两天走完的,磕长头则需15--20天。内线是以冈仁波齐南侧的因揭陀山为核心的小环山路线



一路上,说笑声多了起来,认识的不认识的。骑马的,徒步的,磕长头的;老人,小孩、女人;藏族人、汉族人、印度人、尼泊尔人、德国人、俄国人;藏语、汉语、英语,各种各样听不懂的语言;穿藏袍的百姓,披红衣的喇嘛,着黄衣的印度僧人,穿时尚服装的各国游客,汇集在这条古老的、热闹的、崎岖的、艰难的转山路上。

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男女有别,老少皆有,神态表情却是相似的,虔诚、幸福、喜悦、满足、欢乐、热情、友善、爱怜、肃穆………………

走到险路的时候,大家坐在石头上,相互问候,语言不通,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就够了。


夜里,住在哲热普寺招待所,虽然有点简陋,却是最好的歇息地。恍惚间,仿佛有一阵冷风、雪粒、马嘶和诵经声。除此之外,就是浩渺无垠的寂静和安宁。有些头痛,棉被有点湿润,辗转反侧,一夜无眠。


卓玛拉雪山,转山道上的制高点,极目千里,连绵起伏的山峦与山口的经幡隔空呼应,信徒的呼吸与山水的脉动相和,天地之间,千百年的沉寂和欢腾在一瞬间尽皆往复,在佛教的空灵中得到安宁。

近在咫尺的冈仁波齐雪山,亲近得如同慈祥的母亲,深爱的父亲,可亲的兄长。瞩目良久,生出几分敬畏、喜爱、依恋。

正午时分,气温升高,冰雪蒸发,雾气袅袅。微风吹拂,旗云飘飘,在蓝天的衬托下,如梦似幻,仙境一般。

卓玛拉山口的雪地上,铺天盖地地覆盖着一层经幡,色彩斑斓。信徒们从藏袍里,从背包中,掏出经幡,系在原来的经幡旁边,系在挺拔的石头上。掏出风马,念念有词,撒下天空。还有人向天空抛撒糌粑和青稞面。每有人抛撒风马和糌粑,都引来众人高呼,接着是一阵高过一阵的笑声。如果经幡挡住了去路,人们会双手抬起经幡,弯腰从经幡下面钻过,而不会践踏经幡。



我们用了两天的时间,走完了转山道。回到塔尔钦,彩霞退去,晚风习习,夜已深沉。

回想这两天,高峻的雪山,林立的怪石,神秘的冰河,稀薄的氧气,莫测的天气,对每位转山者都是意志和身体的终极考验。

在我走过的路中,没有一条路,比这条路更艰辛,更充满幸福感;没有一条路,能拥有如此多的传说,能将现实与历史,信仰与物质和谐统一。


冈仁波齐,不同于其他山峦。太过美妙,太多神奇。神山到底有着怎样的味道,让我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或许这就是冈仁波齐的魔力。


陪着阿爸完成了他的心愿,神山也成了我心中的明灯


( 图/雁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