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此木是柴山山出,下一句?

 方远图书馆 2018-04-08
此木是柴山山出,竹毛作笔寺言诗。
应大家的要求,补充“原配”诗句: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是郑板桥在潍坊做县 令时作的对联,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呢。
传说,清代著名文学家郑板桥在闲暇时间喜欢到当地的茶楼喝早茶。有一天,郑板桥去城里喝茶,走到城门口时,被一个樵夫的柴担刮破了长衫。樵夫感受到了郑板桥先生的儒雅之气,断定他是个有学问的人,就笑着说:“这位先生,我有一句上联,您若能对出下联,我就赔一件新的长衫给您,您觉得怎么样?”郑板桥心里想,吟诗作赋正是自己的专长,一个樵夫还能难倒自己吗?于是就爽快地答应了。
这位樵夫指着自己打来的木柴说出了上联:“此木为柴山山出。请问先生,下联是什么?”这个对联乍听起来不难,但实际上绝妙无穷。这是一个叠字联,充分运用了拆字手法,“此”和“木”合起来就成了“柴”,两个“山”上下放在一起就是“出”。郑板桥苦思冥想始终想不出下联,只好向樵夫认输,无奈地挥挥手让他走了。
郑板桥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了茶楼,坐在茶馆里苦苦思索了一天,始终也想不出下联。眼看已到黄昏,茶馆就要关门,他不走也不行了。于是,他站起身来往窗外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派美丽祥和的景色。西边的落日为人们奉献着一天当中最后一点余晖,傍晚的残霞被渲染得绚丽多姿。此时,村里的家家户户正在做晚饭,一户户人家的房顶上升起了缭绕的炊烟,堪称天人合一的和谐美景。郑板桥在感叹这黄昏时分的绚丽景色的同时,触景生情,脑海里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瞬即对出了下联:“因火成烟夕夕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