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祖壇經心得(141)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笼中鱼 2018-04-08

六祖壇經心得(141)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        

對法。外境無情五對。天與地對、日與月對、明與暗對、陰與陽、水與火對。此是五對也。

    法相語言十二對。語與法對、有與無對、有色與無色對、有相與無相對、有漏與無漏對、色與空對、動與靜對、清與濁對、凡與聖對、僧與俗、老與少對、大與小對。此是十二對也。

    自性起用十九對。長與短對、邪與正對、癡與慧對、愚與智對、亂與定對、慈與毒對、戒與非對、直與曲對、實與虛對、險與平對、煩惱與菩提對、常與無常、悲與害對、喜與嗔對、捨與慳對、進與退對、生與滅對、法身與色身對、化身與報身對。此是十九對也。

    師言: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

    一切經法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而有,惠能大師說:善知識,一切修多羅及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經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無世人,一切萬法本自不有。故知萬法,本自人興。一切經書,因人說有。

        惠能大師對法達比丘的開示,更是說得明白。蓋為一切眾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三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云開佛知見。

        當日世尊的苦口,成為今日的經法,然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所以惠能大師在此說明,善知識如何指示?

        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法,出入即離兩邊。因有情眾生習慣以自己的角度,觀察思惟一切,所以執邊見,常落一邊。不是執有就是執無,不是著相就是著空。若善知識能適時的提醒有情眾生,除了他自己的想法外,還有另一個角度可以思惟,這就是三十六對法

        善知識善用三十六對法時,讓有情眾生有機會體會摩訶空性。因透徹了解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故從此不受兩邊所執。故能離生滅、垢淨、增減,而能「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因此離「生滅、垢淨、增減」等外相。進而能見自己本自具足的「智慧德相」

        例如自性起用十九對中「煩惱與菩提對」,惠能大師說: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關鍵不在煩惱與菩提,關鍵在於自性起用。所以當善知識因著有情眾生自述自己的某個經驗「煩惱轉菩提」時,抓住機會提醒有情眾生,「你裡頭有一個能轉念的那個能力啊!」那個「能力」不落煩惱與菩提的兩端外相,要你拿出來也沒有,但就是有這個「能力」存在,那個就是囉!

        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意即若欲引人會道,必須與其契機。要以聽法之有情眾生熟悉的語言,以聽法者已具有的生活經驗,以聽法者所能體會的價值觀念,為之開解。稱自性動用,共人言語。

        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若全著相,即是邪見。若全執空,即長無明執空之人。善知識如此善用三十六對法,以聽法者熟悉的觀念來說法,雖一時無法引人「見性」,但定能領人外於相離相,內於空離空。建立了日後聽法眾生自悟自度的基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