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迷宫》:无法遮掩的才华

 昵称37Ti5 2018-04-08

这个标题,来自和我的一位朋友某天一起吃完烤羊腿,回家路上讨论本片时,他的一句话评论。


前些日子的一天下午,我和知影的伙伴飞鸟冰河一起去很不好找(俨然是城中村)的太合娱乐大院,此行的目的,是观看一部听很多人从去年就开始谈论,我也惦记了很久的华语电影:《心迷宫》。导演忻钰坤在去年靠这部电影得到了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和最佳原创剧本提名,当时用的名字还叫《殡棺》。我第一次关注这部电影是去年夏天,在西宁的FIRST青年影展上,这部听起来好像是恐怖片的电影得到了最佳剧情长片和最佳导演奖。当然这不过是一闪而过的印象,八届FIRST青年影展,参赛影片过千,真正后来变成院线片或者让人记住的一共没几部,谁也没法判断这个名字奇怪的导演和名字像恐怖片的电影到底会怎样。


大概是在去年年底?事情有了不小的变化,电影学院等一系列内部放映上出现了很多真实的反馈,所有人都在推荐,给我的感觉是,上一次这么让大家兴奋的电影还是《疯狂的石头》那时候的事情。于是,这个奇怪的名字就像当年曹保平的《狗十三》一样正式在我脑海中存档。再后来,听说确定要进入院线,然后是知道更名成了《心迷宫》、定档到了今年10月16日。也就是说,到这一天为止,成片完成已经过去了一年。对于我这样一个不算很有耐心的人来说,对一部一年前就有人看过的电影的等待也是空前的了。就我自己的经验而已,凡是这种等待,多半是要失望的,最近的例子就是宁浩的《无人区》了。




————于是,回到开头我们说的那一天,当我踏进太合的大院走向放映室的那一刻,其实心还是悬着的,我真的很怕,很怕那么多我觉得值得信赖的人一年来的认可甚至吹捧货不对版。看到这希望大家不要笑我,在当年我还相信一些主流影评人的(也是只有20个人看过《无人区》的)那个时代,毕成功的一句“宁浩自己的《老无所依》”留下的印记,几乎是后来亲眼看到公映版时巨大失落的主要来源。




还好,《心迷宫》不仅没让我失望,更让我亲眼见证了一个不亚于《疯狂的石头》的满溢才华的处女作的诞生。我甚至觉得,用诸如“才华横溢”、“不可抑制的绝妙点子”这样有强烈北美媒体评论风格的词汇来形容忻钰坤和他的这部电影都不为过。这部电影的故事背景,被放在了河南省的某个村子。(这里先打个岔,作为一篇写作于本片全面公映之前的文章,不剧透是基本的美德。但作为一部以悬疑和多线叙事为主要特点的电影,评论时完全不涉及情节几乎是做不到的,因此我只能尽量说得隐晦一点)出场的人物有村长、村长的儿子、儿子的女朋友、女朋友的亲戚,村里的一个有点姿色但总遭到家暴的女人、她的姘头、她的爱慕者和她的男人、男人镇上养的小三,在镇上烂赌的同村人小混混、小混混的亲戚和高利贷。故事的核心是村外发现的一具烧焦的尸体(也是原片名《殡棺》的由来),围绕着尸体到底是谁、是谁杀了“他”,故事逐渐展开,呈现出《罗生门》式的,三组时间上平行、视角完全不同的答案。最后还引入了一些黑泽明和银河映像韦家辉喜欢的宿命论的论调。当然“宿命论”的部分其实不太重要。


作为一个懒得掉书袋的人,我就不在这里分析忻钰坤在结构和具体的表现手法上借鉴了哪些导演了,我相信如果你是影迷,看完了之后自己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诺兰、昆汀、保罗·哈吉斯、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奉俊昊还有科恩兄弟乃至黑泽明的一系列作品和桥段。我相信到时候也会有很多作者去分析这些具体的细节。像这样肯定有人会做的事情我就不提了。接下来我想说一些更宏观的更技术性的,或者更中国的问题。




自从中国电影市场开始爆炸式增长以来,摆在制片公司投资方和观众面前最迫切也是几乎唯一双方都认同的共同的问题就是,真正会拍电影的(正在壮年的)职业导演还是太少了。于是很多早已多年不拍戏的老导演(无论大陆还是港台背景的)都因为上个时代甚至上上个时代的过往名气被请了出来委以重任,毕竟有所谓名气的光环嘛,而没有思考过他们是否还有能力拍戏,或者他们当年到底擅长哪些类型是否适合如今市场需要的类型片创作。而因为上个时代机会太少而缺少历练的很多年轻人,则根本没有机会去证明自己。不信任和没经验成了一个死循环,让明明缺少导演的制片公司宁可支持明星、作家来跨界当导演,也不给一些有很丰富创作经验的年轻人机会。


忻钰坤作为一个84年出生刚刚30岁的导演,好不容易搞出的一部剧本精彩同时还带有商业卖相(只不过没有明星出演)足够复杂的类型片,虽然场景的粗糙、调色的简陋、演员普遍形象平平且不够专业(但是居然演得都很到位,要比很多明星在一些卖座电影中的表演到位率还要高得多)减弱了他的叙事张力(确实本片气氛的压抑不够High是个致命问题,因为不够high会影响一般观众的观影投入度),但在这份粗糙之下,忻钰坤本人在剧作文本、调教演员和导演叙事技巧上不可抑制的才华依然喷薄而出,上一次让人如此兴奋,真的就是《疯狂的石头》时的宁浩了。另外,最近我偶然发现的一部2010年就开始播出的优酷网剧《毛骗》,在粗糙中体现创作者才华的方面,也和本片异曲同工。当然,《毛骗》这样野路子的网剧创作团队的粗糙程度还是远甚于忻钰坤这样经验丰富的科班人物的。


而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部电影的投资额居然只有170万。你没看错,真的只有七位数,而且第一位还是个“1”。即使是这么小的投资额,影片在制作上居然依旧做到了一丝不苟。笼统地讲,《心迷宫》这部电影,其所有的所谓缺憾都是可以靠钱解决的,也就是再多点钱就能填补的,而其所有的优点,都是依靠导演本人在文本和技巧上的才华实现的,发现没有,这简直就是所有天才导演处女作的共同特点。不知是巧合还是刻意选择,科恩兄弟的处女作的名字叫做《血迷宫》,和本片只差一个字,而两者对命运巧合表现的气质也如此相似。看完本片,我不会觉得这是一种妄自尊大,反而更怀有一种期待,万一他真的成了中国的科恩兄弟呢?



為夢而生:娱乐行业从事者,创意人,问题解决者。性别男,爱好女,很可怕的摩羯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