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中生父母教子经

 家有学子 2018-04-09

  爱心读懂孩子

  倩倩是北台小学的毕业生。她告诉记者,终于盼到告别小学的这一天了,终于可以丢掉苦读了6年的小学课本了,今年的暑假再也不想去参加任何补习班了。可是,刚刚放暑假,倩倩的妈妈就为她报了书法班和英语班,在倩倩妈妈的眼里,假期总不能就这么呆在家里浪费时间。倩倩妈妈说:“我也十分理解孩子渴望彻底放松的心情,所以才给孩子报了她比较喜欢的学习班。还没正式放假的时候,倩倩就和我提出过,这个假期不想参加任何学习班的要求,只是想好好玩上一个假期。我当时没有表态,是不想那么快就拒绝孩子的要求,以为孩子刚刚毕业兴奋而已,说说也就罢了。”可是,出乎倩倩妈意料之外的是,当她告知倩倩为其报了学习班时,倩倩竟以不和妈妈说话的方式表示抗议。倩倩妈告诉记者,这在以前可是从未发生过的事。

  为了使倩倩了解自己的想法,化解母女间的矛盾,在一个寂静的傍晚,倩倩妈来到女儿身旁,真诚地与倩倩交谈。再次令倩倩妈意外的是,倩倩竟然格外认真地听着妈妈的谈话,少了往日的倔强,甚至有时还惭愧地低下了头。母女心与心的沟通,使倩倩了解了母亲不希望她浪费学习的时间,而且学习书法可以培养耐心,学习英语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初衷;而倩倩也完全理解了妈妈并不是独断专行,不顾自己的感受,私自做主为她报学习班的想法。于是,拨开云雾见日明,倩倩妈看到女儿欢欢喜喜地去参加学习班,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倩倩的妈妈告诉记者,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心理,了解对方的苦衷,了解对方的要求……真正了解了,理解就会油然而生。如果家长们可以放下长辈的尊严,从了解孩子入手,真正了解了孩子,才能达成相互的谅解,在沟通与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也许会收到家长舒心、孩子满意的效果。

  快乐教育孩子

  孙女士的儿子军军今年开学即将升入市第五十中学。孙女士不太干涉儿子的课外生,尽可能尊重孩子学习外的自主选择,还给属于孩子的快乐。孙女士说:“现在的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一种来自家长、老师的压力,很难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各类的补习班使在校外的学生依然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多孩子早已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生活空间。”平日里,孙女士督促儿子的不是该去温习功课了,而是该去进行游泳、弹琴、打球等孩子非常喜爱做的活动或运动。孙女士告诉记者,成绩的好坏并不重要,不是用成绩来衡量孩子将来能否成才,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健康的心理能力更为重要。

  孙女士说,她经常与军军坐在一起谈天说地,母子间像好朋友一样交流。一天,军军给孙女士讲了一个水滴的故事,大意是说,水滴不间断地滴在一块石头上,久而久之,石头上就会出现水滴留下的痕迹。孙女士告诉记者,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君臣父子,师道尊严,很多家长由于自身文化的原因,拔苗助长的心情迫切,不允许孩子有丁点松懈,家长们将“说”的权利专横地留给了自己,孩子们只有当听众的资格。长此以往,随着孩子青春期的到来,对家长的“唠叨”形成逆反心理,逐步拉大了与家长的距离,自然在孩子心中就会掩埋下如同水滴滴石后不可抹去的阴影。

  榜样引导孩子

  近日,记者就如何教育青春初期孩子的问题采访了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员白云阁老师。白老师认为,初一新生踏入中学大门的时候,应是非常兴奋的。兴奋不光是来到新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完成了一个由“小学生”到“中学生”的大转变,好不容易去掉了一个“小”字,自己终于长大了,这当然是令人高兴的事。可是兴奋期很短,两三个星期后便露出疲态。不少父母会发现孩子上初中以后,成绩明显下降了,性格变得沉默,不愿意和父母交流,精神状态显得疲倦……面对孩子的这些“突变”,很多父母会显得一筹莫展,孩子上初中后究竟怎么了?父母该怎样帮孩子渡过初中适应期?

  一方面,学生上初中后学习的科目增多,学习压力增大,学科内容趋向专门化,学科的学习方法也各有不同。而中学老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则重启发引导,不像小学老师那样具体,这样就使一些学习依赖性强,小学时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不注重复习、欠缺学习方法的学生成绩急剧下滑。另一方面,初一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心理比较敏感,情绪易波动,孩子原来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感也会在这一时期转移到对同学、朋友甚至是异性朋友的身上。

  学校的老师应在这个时期根据学生学习上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问题,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一些学习上必要的常规教育,具体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学习上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同时老师也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变化,保持与家长的联系。另一方面,对于孩子的转变,家长首先需要做好孩子上中学后会出现某些问题的相应的思想准备和心理调适,对孩子学业暂时上的失败或叛逆行为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大发雷霆。

  在孩子入学的初期,家长可以先帮助孩子重新制定适应中学生活的作息时间,保证孩子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个时期家长可多与老师沟通,家长与家长之间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或私下的聚会,多方面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交友情况。家长在和子女的沟通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家长式的专横,以平等的态度多与孩子相处、沟通,尊重孩子合理的建议和要,给孩子多些关心、理解,与孩子共同分析问题,找出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方法。

  家长在充分关心孩子的同时,也应逐步改变对孩子保姆式的照顾,让孩子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其实,初一的新生模仿力、接受力都很强,受家长、老师影响很深,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个优势,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孩子的表率,引导孩子完善自我。

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