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8.04.08【内经】丨如何理解《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

 秦岭之尖 2018-04-09


欧阳锜

同为湿热不攘,而大小筋何以呈现相反的病理变化?张景岳对此曾作了解释。张氏谓“内经言筋病之概,乃举隅之谈,以启人之自反耳,非谓大筋必无弛长,小筋必无緛短也……凡遇瘈疭等病,当知拘挛者必由緛短,瘫弱者必由弛长”(见《景岳全书》)。湿热不得解散,发展成为拘孪、痿弱之证,一般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湿热侵入经络隧中,证见“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见《湿热病篇》)。湿性柔不能致强,湿热病之所以有拘挛之证,多兼风邪而然。但此证病尚在经,与湿尽化热、热极生风不同,故薛生白主用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络、海风藤、黄连等清热祛湿、宣通络脉之品。

(二)湿热病,湿重于热,四肢痿弱,兼有身重、胸痞、舌厚腻之证,宜二妙散为主方,加连翘、牛膝、威灵仙、秦艽、防己等味。

(三)湿邪化热入里,热灼心包,证见“壮热口渴,苔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笑。”(见《湿热病篇》)

在壮热神昏抽搐之后,亦有下肢瘫废的。此证其始因热盛灼筋,筋膜干则急而挛;继则阴虚筋失所养,则筋骨弛纵而废。拘挛、痿废两症,可出现于同一患者的前、后期。治疗壮热时,当用犀角、羚羊角、连翘、生地、玄参、双钩藤、银花露、鲜菖蒲、至宝丹之属以凉血熄风;瘫痪时,当用桑椹、女贞、干地黄、白芍、玄参、牛膝、木瓜、地龙之属以滋养肝肾。

校对:陈月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