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盆景、绘画,皆为艺术形式——是时候更新你的艺术思维了

 眼镜老猪猪侠 2018-04-09

   

      “博艺盆景”好久没有更新了,后台收到很多盆友的热切呼喊。


     大家呼喊我们的原因是什么呢?


     小二分析了下,一定是本号与众不同的定位,比如,我们的两位盆景大师是大帅哥和老帅哥,我们是一个盆景与绘画紧密结合的“盆景”类型公号。


     今天,小二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劲爆消息,也是本号的新定位——做一个以盆景为素材的艺术公号,其实博艺园园主创作重心早已转移为“以盆景为素材”的当代盆景艺术创作,所以我们酝酿良久,决定做出转变。


     

      纯粹的盆景与“以盆景为素材”的艺术创作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区别在于对传统盆景与当代盆景艺术创作的认知上。传统意义上的盆景区分地域、派别、技法,而以盆景为素材的当代盆景艺术创作则完全放弃流派之争,使用技法不加限制,以最大限度发挥素材特点、达到创作需求为目的,融化盆景与艺术创作的模糊界限,直接在各类型艺术手法中汲取经验,为我所用,形成以创作者为中心的,具有艺术上下文关系的创作思路,推动中国盆景往纯艺术创作的道路发展。


     

       博艺园盆景在盆景界中非常具有辨识度,造型看似奇特,手法多样,实质上是逐步变化的征兆。


       陈万均老师经常说,随着时代变化,盆景人的思维也要一直往前走,用未来的眼光看今天的决定。刚被评为“广东省岭南盆景艺术大师”的陈老师在光环之下是一颗推动盆景艺术向前发展的决心。他认为“岭南盆景”只是一个地域性的称谓,盆景人必须有打破疆域以及与更广阔的艺术领域打交道的雄心。


       事实上,艺术不分地域,地域文化形成我们的表层烙印,而人类文明却是我们深层的共同质体,如何在创作中体现作品思考着广阔的时空、社会、艺术问题,这样的深层思考必将把盆景归流到艺术大类下,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借助手上的素材,挖掘它的可能性,让盆景的观赏功能进一步成为艺术表现形式,这是盆景在当代艺术环境下可以具备的强大隐性功能。

    

       参观过博艺园的盆友总有一个共同印象,博艺园盆景创作技法非常灵活,你甚至可以说那是不受限制的。


       园主陈万均老师也坦言,我们使用的技法虽然基于岭南盆景技法的基础上,而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的岭南技法,我们汲取了岭南文化中继往开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融入各流派盆景技术手法的精粹,只要有需要的地方,能实现创作需求的办法就能为我所用。


       这还不够,雕塑、陶艺、建筑、当代艺术等创作形式能为我所用的皆收入囊中。简单地说,玩法更多样了。

    

       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围绕着作者对盆景素材的理解,对新盆景形态的研究,创作出来的作品它依然是具有完备盆景技法、枝干同样具有深厚年功,可它的面貌改变了,正如其他艺术形式,它可以抽象化了、超现实了,要么它干脆自成一个表达系统了。


 

       盆景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非常不同之处在于,它本质上是一棵生长的树。因为这棵树在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遭遇,它形成一棵有故事的树。


       传统的盆景故事我们耳熟能详,正如传统的唐诗宋词那般况味。现代还常能听到形容盆景是“无声诗立体画”的“入门级”论调。可在未来,这不仅不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盆景大门,还可能让他们感到盆景已然成为一门过去的艺术。


       诗歌发展到现代,它已经无所谓几言几律了,“诗歌”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一个容器,容纳着创作者的所思所想,容纳着一个当代人的三观。其他艺术形式何不是已然走出传统的框架,大家尽其所能地发声?

 

       我们需要了解传统,我们更需要拓展认知边界,盆景思维与其他艺术思维有什么共通之处?盆景创作如何汲取其他艺术创作的办法?盆景展览的形态可以参考哪些艺术圈展览的形态?这些也是我们以后需要探讨的话题。

       


        总的来说,感谢各位盆友对博艺盆景的一贯支持和关注,有赖同行盆景人给予的信任和肯定,博艺园盆景在传统盆景圈里得到广泛认可,在未来,我们也希望能给年轻人带来更多新的思考、新的行动。


        博艺盆景公号更新将更多围绕盆景与当代艺术融合的话题,小二将竭诚为渴望了解艺术圈新玩法的盆友们提供更多艺术创作及展览资讯。看到这里的你一定是真爱粉了,请您动动手指头,转发此篇小文到朋友圈,让朋友们一起进行的盆景艺术认知的升级换代吧。


下期话题:盆景思维与绘画思路之间有什么关系?谈谈她2018年的最新创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