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类罪恶行径奔溃到射出血,这个伟大摄影师用一生探讨人类问题

 昵称54254471 2018-04-09

本文来源:私房艺术(ID:wh2dian)

已获授权

“他们虽然衣不遮体,

但仍然具有人的尊严。

我深感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

良心驱使我把这些拍出来。”

说出这番话的人是巴西摄影家

塞巴斯蒂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

他曾是一名经济学家,

后来因为对摄影的兴趣,

改行当了职业摄影师。

无家可归者、工人、移民等处于苦难边缘的人群是组成了他的大多数镜头。当然还有令人观之叹息的对自然的精湛构图。

他纪录这个世界上弱势群体的,

表情、言行以及举动。

在肮脏、极端、落后、贫穷的环境下,衣不蔽体的他们却被捕捉得格外的拥有尊严感。

1993年出版的《劳动者》系列可以看到萨尔加多最显著的特点——人道主义的目光和劳动者间的角逐。

从乌克兰的钢铁厂、印度的煤矿、中国的自行车工厂到古巴的甘蔗田、美国的屠宰场、科威特的油田……

萨尔加多把那些几乎处于劳隶压迫的人们作了忠实的纪录。

这是1983年巴西佩拉达露天金矿,

宏伟的“劳动场面

密密麻麻的并不是山的纹理,而是宛如蝼蚁的劳动者。

随时都有人伴随着惨叫摔死,

然而剩下的人们只是继续双眼麻木往这摇晃的木梯顶端爬去。

5万多名淘金者挤在一个巨大的土坑里,

背负着沉甸甸的矿土。

一个个沉重的背影,

绝望而无力。

安全爬上顶端的劳动者,正在喘息并准备再次下矿搬运。

他对劳动者的捕捉中,

非常侧重于人物的正面近景。

他们的表情很简单,要读起来却很复杂。

印度煤炭工人,只有眼睛、嘴巴处还能看到正常肤色,由于长期工作在充满焦油粉尘的环境中整个人仿佛变成了“煤炭”。

左一工人的微笑是否渗人?

中间工人是在怒视还是悲伤?

他们直逼镜头的眼神让你无法躲避,

这也是萨尔加多作品的魅力,

不得不面对那来自画面的强烈信息。

孟加拉国拆船工人

不得不开始审视人类对资源的争夺,

和阶级之间的关系。

西西里岛的船员

砍甘蔗工

“我希望人们看过这些照片以后,能够用一种带有尊重的、全新的眼光看待身边的移民。

他们在这里充满勇气推进着生活,为了工作和尊严拼着命奋斗……这样的精神,我想用每张照片来传达给整个世界。”

其实,人类的生活史就是迁徙史。

而萨尔加多在40多个国家拍摄的作品就是一篇史诗般的《人类大迁徙》。

良好的经济学素养让萨尔加多能够挖掘影像背后的一些内容,像是对资源的抢夺、战乱、环境恶劣、人口负荷等更复杂的利益关系。

这也让萨尔加多的作品可以解释“全球化”,让每一个观者对地球天平极端的歪斜有了从未如此接近的视角。

而在他的纪实中,

人类的恶敌——战争、饥荒、剥削……

这些天平歪斜的原因他几乎都纪录了个遍。

1984年,埃塞俄比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饥荒。

照片里的科普特人信奉的科普特教让他们一年中禁食200多天,即使孩子快要饿死了,也绝不喂食。等待死亡带来解脱。

无论年轻还是苍老,

他们的身躯大多干瘪憔悴,

目光空洞无神。

因为这里的死亡比日进三餐更平常,

所以科普特人随时都能接受死亡。

然而萨尔多加还是给了他们美好的寄义,

“看他的姿势,

坚定而果敢,

他要带着他的狗去远方。”

1991年,第一次海湾战争熄火。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时,萨达姆下令点燃科威特油井,滚滚浓烟完全遮住了天空。

来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员,

到了科威特,奔向700多座熊熊燃烧的油井

大地就像是一块烧红的铁板,

消防员不断浇水来冷却大地,

否则石油会再次被点燃。

而要关上那些喷射中的油井则是更危险,

会被石油喷溅全身,

导致呼吸困难或者昏迷,

甚至中毒殉职。

不断重复进入石油激流,

让人不断重复感受到“自己被战争所奴役”。

萨尔加多说:“当时就好像一天24小时都生活在黑夜之中。”

全身被石油淋湿,

宛如铜人的消防队员,

在萨尔加多的镜头中,

有了令人敬仰的高度和伟大。

然而萨尔加多曾经因为卢旺达大屠杀的拍摄,一度陷入崩溃状态。

太多黑暗的画面让他病得很严重,

在最糟糕的时刻萨尔加多和妻子做爱,

最后射出的全是血。

《死亡之路》:150公里直达卢旺达首都的公路堆满了尸体

之后萨尔加多将视角转向了自然,也成就了他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像专题——《创世纪》。

他认为地球上有一半区域都停留在创世纪时的状态,所以去纪实自然来对这个星球致敬。

萨尔加多拍摄地球上鲜为人知的山川海景、

野生动物以及部落族群的生活,

展现了一个浩瀚无垠又神秘奥妙的“创世纪”。

他仿佛在用镜头和我们探讨人类如何渐渐淡忘自身与地球之间的原始关系。

《创世纪》让人不禁重新审视“生命”二字。

瓦基山谷的土著男子身着节日装扮在瀑布前载歌载舞

萨尔加多捕捉了在当时未受现代社会影响的山川、荒漠、大洋;动物以及人群。

从2004年开始,到2011年完成《创世纪》。萨尔加多用7年的时光对地球来了一场带有信仰的朝圣。

是萨尔加多在《劳动者》和《迁徙》后,第三个对全球问题的长期探索。

南露脊鲸在游弋时往往将尾巴露出水面

他每次从巴黎的根据地出发,用几个礼拜搭乘客机、直升机、远洋轮然后独木舟,步行……

照片里的天气有多极端,

就意味着他经历了怎样极端的穿越。

摄于南极半岛

摄于大沙丘

《创世纪》刻画了从地球起源至今,

因为某种方式幸存但未获得发展的群体,

展现了失落世界与自然惊人的美感。

萨尔加多除了摄影上的成就,

还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经常会与环境组织、纪录片等亲密挂钩。

萨尔加多说自己不是艺术家,

而是忠实的记录者。

用信念去摄影,是他的生活准则。

他拍摄的丑陋或苦难,

并不是机缘巧合或者风格强加,

只是一直存在于地球角落的人类现象,

而萨尔加多用镜头捉到了它。

有人说他的镜头里带着同情,

有人说这是一种能产生共鸣的愤慨。

而对于萨尔加多本人来说,

这是人性的本能。

萨尔加多把本是沉默在世界角落的东西,

加了95%的功放般交付给了全世界的人们,

来审视、来批判、来呐喊。

“如果你年轻又有时间,

就去学习人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

不学习你就不明白你在拍的是什么,

也不会明白你能拍什么和该改拍什么。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