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钰博,古玩城,古玩,鼻烟壶

 z幸福 2018-04-09


        鼻烟自明代传入中国,盛放鼻烟的鼻烟壶除了作为实用器外,因其材质多样,花样频出,制作技术精巧卓绝,而被称为“集多种工艺之大成于一身的袖珍艺术品”。

        鼻烟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是在明代隆庆年前后。明代万历九年(1581),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就携带鼻烟、自鸣钟等进献给皇帝。

        鼻烟制作工艺考究,是将优质烟叶研磨成极细的粉末,加入香料和草药,然后经过七八次发酵,再将发酵的鼻烟密封保存,数年以后才可以“享用”。鼻烟分膻、糊、酸、豆、苦五种味道,有紫黑、老黄、嫩黄等多种颜色。“享用”的时候,以手指粘上烟末,轻轻吸入鼻孔,之后会连续打喷嚏,使人呼吸通畅,精神振奋。据说,鼻烟还有明目、提神、辟疫、活血的功效。

 

 


        当时,鼻烟大多数是由外国人进献的,数量少而价格贵,一般人是消费不起的。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南巡,传教士毕嘉、汪儒望等人进献礼品中就有鼻烟。雍正三年(1725),意大利教皇伯纳第尔进献的礼品中,就有为数不少的鼻烟,还有各色玻璃鼻烟壶等。传入清宫后,作为新鲜事物的鼻烟得到皇帝的宠爱,并装在鼻烟壶中陆续赏赐给大臣。康熙五十八年五月十五日(1719年7月2日),两广总督杨琳在奏折中就曾对皇帝赏赐鼻烟壶表示感谢,“本年五月初八日奴才家人赉回皇上赏赐奴才鼻烟壶二个,遵即望阙叩头谢恩”。雍正二年六月三十日(1724年8月1日),时任四川总督的年羹尧收到雍正帝“御赐新制珐琅鼻烟壶二件”,也一再表示感谢。鼻烟壶由此进入了上流社会。

 

 


        乾隆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744年1月5日),正在江西负责置办宫廷物品的内务府员外郎唐英接到乾隆帝的上谕:“着唐英照此挂瓶花纹釉水颜色烧造些各款式各色鼻烟壶,着其中不要大了,亦不要小了。其鼻烟壶盖不必烧来。钦此。”因时值冬令,烧造瓷器工匠已经放假回家。接到上谕后,唐英马上召集齐工匠,拟定鼻烟壶泥坯,画好花样,钩添颜色,借用“烧造粗瓷之茅柴窑”的民窑,一共赶制出40件鼻烟壶。

 

 


        最初进入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多是用玻璃制成。随着鼻烟而来的鼻烟壶,不仅式样简单,而且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皇帝的喜好,因此成立于康熙初年的内务府造办处开始尝试制作鼻烟壶了。康熙三十五年(1696),造办处玻璃厂成立,招募广州、山东等地的工匠,试制鼻烟壶。至乾隆二十三年(1758),造办处已经设立42个作坊,其中经常做鼻烟壶的作坊有玻璃厂、珐琅作、玉作、牙雕作和镶嵌作;壶盖、烟匙由镀金作或牙雕作配制。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至四十二年(1703)间,造办处玻璃厂首先烧造出玻璃鼻烟壶,后又制出铜胎画珐琅鼻烟壶和瓷鼻烟壶。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鼻烟壶花样频出,广受宫廷内外官员、士绅乃至普通百姓的喜爱,不仅成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而且也是很流行的礼品,北京、广东、江苏、山东、江西等地成为鼻烟壶的生产基地。乾隆末年,鼻烟壶制作中发明了“内画”工艺,以特制的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大大提高了鼻烟壶的欣赏价值。

 

 

 

        按照鼻烟壶的质地,大致可分为玻璃、金属胎珐琅、玉石、瓷、有机材质五大类。

        玻璃鼻烟壶,是鼻烟壶中制作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一个种类。据档案记载,康熙时期玻璃鼻烟壶就有了黑色、绿色、白色、紫色、葡萄色、雨过天晴等颜色。雍正时期出现了单色玻璃、金星五彩玻璃、五彩缠丝玻璃、花玻璃、套玻璃、画珐琅玻璃的鼻烟壶。乾隆时期的鼻烟壶更是达到制作高峰,推出了内画玻璃、刻花玻璃、描金玻璃的鼻烟壶。

        金属胎珐琅鼻烟壶,是由金、银、铜作胎,用珐琅釉装饰的复合工艺鼻烟壶。它分为画珐琅、掐丝珐琅、银胎软珐琅三种,画面绚丽华美,显示出富丽堂皇的风格。

 

 


        玉鼻烟壶,以质地温润、造型繁多、工艺精湛为突出特点。玉鼻烟壶的造型有玉兰花式、桃式、石榴式、柿子式、茄子式、葡萄式、癞瓜式等瓜果形,以及龟式、鱼式、蝉式、蝙蝠式、老虎式等动物造型。

        瓷鼻烟壶,多为景德镇烧造,也是在乾隆时期达到了制作高峰,出现了葫芦、灯笼、椭圆、包袱、花果、人物等千姿百态的造型,采用粉彩、五彩、墨彩、青花、窑变、金釉、仿松石、套料、雕漆等工艺,质地细腻。

        有机材质鼻烟壶,材质包括竹、木、象牙、葫芦、玳瑁、犀角、琥珀、珊瑚等,色彩丰富,质地多样,工艺精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