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麻瑞亭用下气汤通治百病(上)

 中医缘的图书馆 2018-04-09

一、下气汤,载黄元御所撰之《四圣心源·卷四》。

1.原方为:甘草6半夏9茯苓9杏仁9(泡,去皮尖)、芍药66克、 五味子6克、贝母6克,(去心)

治气滞在胸肠右胁者,麻瑞亭去敛肺止咳之五味子、贝母,加润血疏肝之首乌、丹皮

2.化裁方:粉甘草6克、法半夏9克、、云茯苓9克、炒杏仁9克、炒杭芍12克、广橘红9克、制首乌20克、粉丹皮9变功专清降肺胃原方,为既能右降肺胃,又能左升肝脾的升清降浊之剂。以之作为主方,随证灵活加减,而治绝大部分内伤杂病。

3.药性功用:(1)甘草和中,治在脾胃,助其升降。(2)半夏和胃降逆,治在胃而助其降。(3)云茯苓健脾渗湿,治在脾而助其升。三味和合而调理后天脾胃,助其气血生化之源,以扶正抑邪。(4)橘红、杏仁,入气分,清肺理气,化痰降逆。(5)杭芍药、丹皮、首乌,入血分,疏肝升陷,兼以平胆。八味和合而共奏健脾疏肝、清降肺胃、调和上下之功,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肝升而血不郁,肺降而气不滞,心肾因之交泰(水火相济),诸脏腑紊乱之气机,因而复其升降之常,病可向愈也。 

方药

1

2

3

4

5

6

7

8

原方为

甘草6

半夏9

茯苓9

杏仁9

6

芍药6

五味子6

贝母6

化裁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药虽平淡无奇,然握中央而驭四旁,复升降而交水火,所以用治内伤杂病,切病机而效可观。所以然者,内伤杂病,多系多脏腑功能之失调,脾胃功能失调尤著者。病机为中气不健,肝胆郁滞,肺胃上逆,脾肾下陷,而导致脾胃不和,肝胆不调。上显标之虚热,下显本之湿寒。此方和中调郁,渗脾湿而不伤肝阴,滋肝阴而不助脾湿,降浊阴而去其上壅,升清阳而理其下陷,自可收脾升而肝肾随之亦升,胃降而心肺随之亦降之功。使紊乱之脏腑气机,复其左升右降之常,胃善纳而脾善磨,肝不郁而肺不滞,气血渐旺,诸症自可向愈也。

二、各种病症加减:

1.湿气盛者(如水气病、脾虚胀满):以猪苓片912易茯苓,建泽泻9易甘草。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建泽泻9

 

猪苓片912

 

 

 

 

 

2.湿气盛而腹胀者:以茯苓皮915克,或猪苓皮912易茯苓。历节(如风湿或类风湿),以土茯苓1530易茯苓,建泽泻9易甘草。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猪苓皮912克或

茯苓皮915

 

 

 

 

 

风湿或类风湿

建泽泻9

 

土茯苓1530

 

 

 

 

 

3.胃逆纳呆,头目昏晕者(如血压偏高):炒白术912易甘草(甘能令人中满,而妨食纳,且甘草补气升压,故易之)。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白术912

 

 

 

 

 

 

 

4.暑月湿热,苔白腻而胃口不开者:以生薏仁1520克易甘草。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薏仁1520

 

 

 

 

 

 

 

5.胆胃上逆,甲木化火,口苦咽干,头痛眩晕,关寸脉大.舌红苔黄者:以黄岑炭912克易杭芍,平胆以清上热。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黄岑炭912

 

 

6.脾湿肝郁,乙木下陷,少腹冷痛下坠,关尺脉大,舌淡苔滑者:以桂枝木69克易杭芍,暖肝以助升发。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桂枝木69

 

 

7.血虚者(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以炒赤芍912克易杭芍,润燥以补血虚。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炒赤芍912

 

 

8.心动悸,脉虚数或结代者(如心脏病):以生地炭912克易丹皮,润血以复脉。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生地炭912

9.血瘀头痛,经络瘀阻,肢体串痛,或半身不遂,月经涩少者:以老川芍69克易丹皮,通经活络以怯瘀。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老川芍69

10.月经量多.色淡神疲者:以全当归912克易首乌,温经补血以调经。 

基础方

粉甘草6

法半夏9

云茯苓9

炒杏仁9

广橘红9

炒杭芍12

制首乌20

粉丹皮9

化裁方

 

 

 

 

 

 

当归912

 


出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96bac1a80101944a.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