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木萨尔白杨河墓地出土新疆首枚方形铜镜

 来来永胜 2018-04-10

2016-06-15 赵梅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昌吉州吉木萨尔县白杨河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60多座分属商周、春秋战国、汉代前后和唐宋时期的墓葬,出土陶、铜、铁、石、玻璃器等100多件(组)文物,并在一座墓葬中发现了疆内首枚方形铜镜。

  

  考古人员认为,这枚方形铜镜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在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风貌和丧葬文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此次考古发掘队队长张杰介绍,这枚方形铜镜出土于编号为M21的竖穴木椁墓,它被放在墓主人右臂外侧,铜镜平面呈方形,边长10厘米左右,镜背正中有一弓形铜钮,钮周围有4个神兽。由于方形铜镜锈了厚厚一层铜绿,考古人员目前还无法从铜镜上获取更多信息。


  他们根据这枚方形铜镜的形状特征和包浆工艺初步推测,其年代为宋代前后。由于铜镜铸造年代和下葬年代不可相提并论,因此,出土这枚方形铜镜的墓葬年代有可能更晚。


  据了解,铜镜在国内已有4000年历史,它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元、明,直到明末清初才逐步被玻璃镜取代。


  在古代,铜镜不仅协助人们整理仪表,还见证着人们生活风貌和审美情趣的变化。目前新疆出土铜镜已有数十枚,年代多集中在战国至汉代期间,多为圆形带纽镜,镜背图案以几何形纹饰较多。其中,部分铜镜的形制和特点带有鲜明的游牧民族色彩,比如伊犁地区恰甫其海墓地出土的立羊柄铜镜;部分铜镜有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比如玛纳斯县包家店镇出土的战国时期“山”字纹饰铜镜,就在中原内陆出土较多。


  另据张杰介绍,白杨河墓地此次发掘的60多座墓葬,墓葬形制多样且年代跨度大,上至商周,下到宋元。晚期墓葬中有的墓主人旁边有马匹陪葬,也有的墓穴中发现了残存的棉麻纺织品。(文章来源:亚心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