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鸡亮宝——西汉见日光重圈铜镜

 来来永胜 2018-04-10

作者简介:官波舟,男,陕西省武功县人,生于一九四七年,副研究馆员,原宝鸡市博物馆书记,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修复鉴定专项基金管理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搞新闻专业时,曾有全国、省、市作品百余篇,获全国三等奖一次、全省一等奖二次、全市一、二、三等奖多次。从事文物工作后有专著《北首岭人》、《陈仓石鼓》、《石鼓文诠释》、《画说石鼓》连环画,全国、省、市论文七十余篇,多次在省、市获奖。陕西省电视台2015年底曾拍专题片《宝鸡石鼓之谜》介绍。其书法作品曾举办个人展览,多次获省市展出奖。


西汉见日光重圈铜镜 来自周道文化孔子学堂 05:51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有一面原宝鸡市博物馆征集的铜镜,西汉见日光重圈铜镜。此镜直径13.5厘米,色泽略显黑漆古色,镜圆形圆钮,并蒂连珠钮座。座外是二弦纹将其分为内外两区,两区均有精美细凸的汉篆隶体铭文,由朵云纹相隔,只是外大而内小。

八字铭文是:“见日之光,长毋相忘”。均是从右往左转。这是对汉王朝统治下社会的祝颂,又是对镜体反光性能好的质量的夸耀。西汉王朝是继秦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得以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汉代的经济、文化,特别是手工业都比先秦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制镜亦形成中心。扬州铜镜自然形成制作中心。在著名的长安广运潭水上博览会上,船上妇女齐声高唱“潭里车船闹,扬州铜器多”。汉镜铭文常见“汉有善铜出丹阳,炼冶银锡清而明,巧工刻之成文章”。扬州既蕴含优质铜矿,又具备冶炼铜矿,铸造铜镜的精湛技术,从实物镜铭判断,西汉早期的吴国都广陵所辖的丹阳是产佳铜、铸好镜的地方之一,在全国铸镜业中广陵铸镜早传美名。与我们今天常看到的汉广告铜镜不同的是,此镜凡高凸弦纹都有两条内外放射状圈带纹紧贴,加上内切外缘一道共五道,比较少见。铭文书法内外两圈,虽只八字,大小有别,由朵云纹相隔,既醒目,又得体。

我常想:这些汉时的篆隶高手,咋能将每个字结体组合得那么得体,将每个字写得那么圆润,这决不是随意而为之。文物承载的中华文明的内涵太深厚了。观此镜我们惊叹古人的高超智慧,同时也感慨两千年前先民的商品意识与我们今天的经营观念如此吻合。此面铜镜铭文“见日之光,长毋相忘”,是汉时才子佳人定情之物。“以日月为见证,只要日月之光还在,就不要把我忘了”,多么优美的誓言。汉代的“见日之光”铜镜,同时还代表了汉代经典的制镜工艺,即透光技术,当强光打在镜面上时,镜面反光会将镜背上精美的纹饰反射到对面墙上,不可思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