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成绩的举措之一:中学生七分管三分教 洋思的“课堂象打仗一样节节课必考周周清月月清” 以及杜郎口的“在黑板在本子上不停地写啊做啊把知识落实在笔尖上” 等做法和成功经验实质上就是狠抓落实不放松,抓落实要抓出血, 把落实进行到底。 至于如何去落实, 首先是精心准备精心备课, 多查资料多选题, 多从知识和学生的实际考虑去设计上课内容; 第二, 精讲多练多提问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真正的多参与, 做到“低起点, 密台阶, 大容量”,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收获特别是有信心; 第三, 让同学之间多合作交流多互相帮助也很有利于知识的落实; 第四, 应试教育离不开考(考, 考, 考, 教师的法宝; 分, 分, 分, 学生的命根) 每节课可以选用灵活的方式以练带考, 周考、单元考, 月考, 期中考, 以考促教,以考促学, 通过考引导教师去发现问题去努力解决, 通过考去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或说考试方法),它有效果, 尤其薄弱学校面对大批差生, 上面还要成绩, 更况名校不也这样吗? 多点反思, 多点改变, 把其中哪怕一个小细节做细做好, 可能就是一件大事情, 就会有大收获。 提高成绩的举措之二:有效提高学生成绩的妙招 提高学生的成绩到底有没有什么妙招, 或者说有什么捷径, 我想回答是肯定的, 本人在工作的实践中, 逐渐的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本人认为: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他们的成绩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 作为教师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 没有兴趣, 要办好一件事是很难的, 要让学生乐于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乐趣, 让他们明白并且理会到学习是快乐的, 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真正由学习所带来的乐趣。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之后, 由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其次, 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的习惯, 形成一套真正适合他们学习的方法, 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极其重要的条件, 学习方法的建立有一个从探索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探索、 总结归纳。 在适当的时候, 要予以指导。 再次, 让学生喜欢你,形成教师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独特的人格魅力, 只有学生喜欢你, 他才会更加努力的去学习,这必然要求教师加强修养, 不断的完善自己。 最后, 要着眼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点极为重要, 教师要有一种大公无私的精神。 着眼于学生和谐的发展, 不能只顾自己的学科, 其他的一概不管, 只有你的学科才是最重要, 有的教师就有这种意识, 学生没学他的科目就不高兴, 一味的强调自己的学科的重要性, 结果呢? 学生都厌烦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 可想而之, 结果会怎样。 我就经常要学生多注意自己的劣势科目, 在次基础上, 让他们明白怎样协调发展。 从而达到“以不要求达到要求的目的”。 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学生体会到了你的良苦用心, 你的教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学生会好好的努力去学习的。 你就放心吧! 提高成绩的举措之三:名师王金战的经验 距离高考还不到 30 天的时候, 通州的一个考生来找我,诉说他学习数学的苦恼。 我问: “你正常情况下, 数学能考多少分? ” 他说: “一般也就在 75 分左右。” 高考数学满分是 150 分, 数学考 70 来分的学生, 他可能连一些数学的基本概念都没有弄清楚。 我说: “那么, 你今年高考数学的目标是什么? ” 学生回答: “我数学能够得 80 分, 就谢天谢地了。” 我告诉他: “既然你今天来找我, 我可以高兴地告诉你,今年高考我能让你达到 100 分 ! ” 他一脸怀疑: “真的吗? 20 多天, 我的数学就能达到 100分? ” “完全没问题。 从 130 分提到 140 分, 这中间虽然只提高 10 分, 可要付出的代价太高了。 但是, 从 70 分提高到 100 分是一个很简单的过程。 你只要按照我的思路去做, 我能保证你今年高考数学能过 100 分。” 学生连连称是。 我继续说:“一张高考卷子, 考题的难易程度比例是 3∶ 5∶ 2。 30%的是基础题, 50%的是中档题, 20%的是难题。 那么, 30%+50%=80%, 80%×150=120 分, 所以, 高考里有 120 分是中档偏下的题目。 只要你大量地做好模拟练习题, 熟练地掌握基本知识点, 120 分是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得到的。 反过来, 如果一个学生高考得不到 120 分, 不是智力不高, 也不是做题量不够, 很可能就是你把会做的题做错了。 我经常和学生们说, 你看有些人傻不傻? 他迅速地把会做的题做错, 然后腾出大量的时间, 去啃那些他不会做的题。 所以, 你现在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该拿分的题确保拿分, 决不放弃; 该回避的题迅速砍掉, 决不浪费时间和力气!” 学生听我说得直乐:“王老师, 那我具体怎么做呢? ” 我说:“就按我们的目标, 以高考数学得 100 分来布局。 能够拿到 100 分是个什么概念呢? 第一, 8 个选择题你可以错 1 个, 你能做到这一点吗? ” 学生摇头:“做不到。” 我说:“好, 先从这里开始练。 你先横向把 38 套全国各地的高考模拟试卷中的选择题, 从头到尾做一遍, 突击训练。 咱别讲速度, 你可以做 10 道选择题花 2 个小时, 但是, 你必须保证命中率。 做一个, 对一个; 做不对就重来, 翻书, 请教老师同学, 都行。 只要最后每一题你都能做到来龙去脉烂熟于心。 我担保三天之内, 你这个选择题就过关了。 填空题你也这么练。” 学生说:“然后呢? ” 我说:“后面六个大题, 第一个题是三角函数, 一般是 12 分, 能不能保证得满分? ” 他说:“这个题我会做, 只是有时候得不了满分。” 我说: “那就多训练, 得满分。 还是练习 38 套模拟试卷, 只做三角函数。 还是那条原则: 不追求速度, 也不追求数量。 你争取做一个题目, 就拿一个满分。 做上十个题, 你的高考三角函数就过关了。” 再往下, 我问他:“概率题有问题吗? ” 他说:“概率题好像问题也不是太大, 但时不时地也出一点小错误。” 我说: “那就跟三角函数一样, 训练得满分。”他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我这样说, 就是要让学生感到: 第一, 他需要做的事不多; 第二,他需要做的事也不难。 这些事他应该做也能做, 但过去为什么没有做好呢? 因为他不知道该抓哪里, 更不知道怎么抓! 脑子里一片混沌, 没有一个清晰的路线图。 我跟学生就这么一道题一道题地排查, 一分一分地算。 我又问他: “最后几道题, 相对难一点。 你看哪些部分,你还能做一点出来? ” 他想了想:“我觉得立体几何的那个题, 我还行。” 我说:“好了, 咱们就主攻立体几何。 这一阶段, 你把立体几何的内容从头到尾梳理一遍。 从 38 套模拟题中挑出 10 道, 一个一个地练熟, 做透。” 我又问:“最后那道大题可能不行了吧? ” 他回答:“解析几何那道题, 第一问还行, 第二问肯定不行。” 我说: “那我们就做第一问。 其他的题, 从现在开始, 我们不要它了。 看都不看, 你能做得到吗? ” “能。” 经过对每一个得分点的细细分析, 我给学生规划出高考数学 100 分的方案。 我说: “你觉得这样做难吗? ” 他 说: “不难。” 结果, 这个孩子今年考上了中国传媒大学。 考完了他告诉我: “王老师, 您相信吗? 我的数学考了 110 分 。 ” 晚上学生走后我再走。 这样早到晚走确实可以发现班级的不少情况, 同时可以对症下药。 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 你要和学生一起订一个奋斗的目标, 并且要带头执行,给学生树立榜样。 我是这样的: 每一次练习过后, 从习题中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情况, 哪些掌握了, 哪些还没有(不知、 知而不会、 粗心), 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提高。 教师做得累, 但效果还是有的。 这笨办法不知对你有用否? 当你对班级的管理毫无办法的时候, 要学会和你的学生们商量, 他们会有很多办法。 学生成绩的提高主要在于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的学习习惯在于老师和家长的督促。 你爱学生, 他们会更爱你! 简单实用的方法: 每道题练 10 遍, 每个人的书上题都得会做, 你一个一个检查。 早晨6: 30 到校, 晚上 7: 00 放学,我不是说笑, 我们就这样做, 期中、 期末考试, 80%的优秀率。 100%的及格率, 你信不信? 如果你赞同应试教育的话, 你就这样做吧。 在不好的话,你就是功夫没下到。 和学生一起找退步的原因, 听听孩子们的想法, 激发他们竞争的欲望。 简单的说,学习是第一的,你在上学期班级成绩的基础上,和学生确立一个新的班级奋斗目标,每个人再确定自己的目标,重在能基本实现,不说大话,交班主任过目、 保存, 然后班主任再有针对性的谈话或督促。 |
|
来自: 李占强hrul0oi6 >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