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要素及其途径

 李占强hrul0oi6 2018-04-10

                            

学校内涵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诸多要素,涉及多个主体,需要整体谋划;学校内涵具有动态的、与时俱进的特点,但在某一时期、某个区域又相对稳定,体现阶段性的发展目标。这种整体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决定了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必须明确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两个问题,否则,就会犯“泛泛”性的错误陷入“框”式的怪圈

经过多次座谈、大量调研和反复研讨,我们确立了学校内涵的9个基要素及其发展途径。

确立以学的价值观

学生是教育的原点。以学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是培养幸福的人。教育绝不等同于或者说仅仅是“分数”、“名次”。一旦确立了这样的价值观,也就指明了学校全体师生共同的向往和愿景,必将影响着师生员工和学校的日常行为、精神追求和发展方向。

在教育教学中,实现以学生为本,必须在思想和行动上解决5个“学生”问题。一是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研究学生的差异,研究学生的需求。

二是服务学生。学生是“客户”,是服务对象。变管理为服务,变控制为激扬,变师道尊严为师生平等。服务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生活,服务学生发展。

三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四是依靠学生。学生是“种子”,有成长可依靠的内在基因;学生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有成长可依靠的内在潜能

五是发展学生。学习知识,学到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存;体味学习意义,体验成长快乐,体会人间真善美。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发展,学校才能发展;教师发展,才能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教师专业化并不单单局限于学科知识的把握开展对学生认知方式和学习规律的研究、开展对每个灵动生命内在渴求与期盼以及如何呵护和满足的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起点落实生本思想的重要基础。

此,关于“学科”知识、“学生”知识和“学习”知识构成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骨架。

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标志有4个一是师德高尚。师者为师亦为范。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自我修养。会爱才是真爱。爱、尊重与责任见证师德。

二是观念转变。比如,发展即成长,成长即生长。生长是学生自己的事情,依靠内在的生命、内在的力量。还如,教学是教学生学,教即学,学即教,教学相长。也如,课堂是学堂,不是讲堂。再如,学习是学生的天性,教育要顺应天性,顺应天性就是尊重规律。

三是读懂教材。教材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的集结体,读懂教材才能驾驭教材、超越教材。读懂编写意图,读懂编排体系。读懂“例”背后的“类”,读懂“形”背后的“神”,读懂“文”背后的“道”,读懂“物”背后的“理”。

四是课堂改进。课堂改变,学生才会改变,学校才会改变。改变教的方式入手,改变学习方式,改变评价方式,进而改变思维方式。

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深化校本研修。开展说课、评课活动。把问题当课题,开展小课题研究。研究学法、研究教法,研究课标、研究课程。

其次,完善教师研训。“教学做”合一,不能割裂;“研训教”也要合一,同样不可割裂。整合教研、师训和仪器、电教等机构,构建研训一体的体制机制,防止教非所研、研非所训、训非所教。

第三,开展同课异构。通过校内、校间同课异构,提供素材,引发反思。在比较中扬弃,在比较中进步。分辨同与异,找到术与道。

第四,建设书香校园。教师发展从阅读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教师阅读活动,在阅读中思考,在阅读中交流,在阅读中写作,在阅读中不断进步。

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承载着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学校内涵最重要载体,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指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的知识本位、学科知识结构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构建能够让学生追求完整生活、完整人生的,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标个性化课程体系

  一是加强统筹。统筹各个学段,避免脱节、重复;统筹各个学科,避免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及考试各个环节,避免考什么教什么;统筹课堂、社团、家庭、社会等各个阵地,避免课内外、校内外不密切、不一致。

二是强化整合。将国家课程梳理、归并、重组,根据学科属性、学习规律及学习方式整合为几个主题板块,实现分课教学与课程整合共促学生素养发展。

三是开发校本课程。通过课程整合,相对节省一些教学时间,在此基础上开发丰富的校本课程,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多元的选修课程形成多样化、可选择、有特色的课程形态。校本课程不是多多益善,添满学生,关键是适合学校,适合学生。

构建课程体系要着眼于“每一个”、着眼于“几十年后”,围绕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围绕学校价值追求、办学理念,围绕批判性思维和核心素养建设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发展性课程。

课程建设的重要原则是学生喜欢,通过喜欢课程实现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喜欢老师,进而对社会产生积极地情感。

  新的课程体系应该落实三个细节:(一)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扩大学生阅读量(二)落实并开发艺术、体育课程,实现每个学生学会1-2样乐器、擅长1-2项体育兴趣活动。(三)重视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程教学结构的变革必然撬动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学校要审时度势,及时进行学校管理组织的相应建构。

四、有效课堂建立

有效必须生本,生本必然有效。课堂有效,是指教学行为有效,通过教师作用于学生,并直接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来,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根本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1.落实“三有”。一是有教学主张。教学主张是教学经验的提炼、充实和改造,是由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由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用教学主张解读教材,用教学主张指导课堂。

二是有教学主题。教学主题承载教学主张。围绕教学主张确定教学主题,围绕教学主题开展教学研究,围绕教学研究开展教改实验。教学主题是学校课堂教学个性化的基本标志。

三是有教学模式。模式也是生产力。教学模式要指向三维目标,要顺应独学、组学、群学的学习流程,要规范教师角色转变要体现教学主张

2.遵循“三个原则”。首先,先学后教。先学后教是教学结构的改变,是教学方式的改良,是教学关系的改善。先学的本质是独立思考,后教的要求是有的放矢。

同时,放大展示。展示的本质是兵教兵,是互动,是学。写是展示、讲也是展示,补充是展示、质疑也是展示。既展示正确、又展示错误,既展示预设、又展示生成。

另外,激励性评价。评价,首先是欣赏,然后才是点拨。赏识学生,激励学生,增强其信心,激发其自觉。围绕学情开展评价,围绕展示开展评价,围绕小组合作开展评价。

  3.开展两项尝试。互联网 传统课堂。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课堂。开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及创客尝试;选课走班。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或职业规划尝试选择课程、走班上课。

五、创新管理机制

教育转型,首先是学校转型。学校转型,首先从管理走向治理。

一是制定学校章程。依章办学是依法治校的应有之意。“一部好章程,一所好学校”。章程建设是学校治理的核心,权力分配是学校章程的核心。学校章程要服务立德树人目标,着力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突出教师在学校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反映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意愿。

二是成立专业委员会。主要是学术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人事委员会,分别承担职称评定、名师推荐、课程审查和财务支出、学校购置、资产变更以及人事、劳模、干部人选等基础工作。

  三是实现管理标准化。学习2014年8月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落实6大管理职责、22项管理任务和99条管理要求,以《管理标准》引领学校丰富内涵,提升品质。

  是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学校民主管理,落实校务决策、执行、服务、管理、结果信息五公开。不但是健全制度,更要形成硬约束,让主人有“主人感”。

  是建立和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委会”不是附属,而是学校治理结构的重要一席。发挥家长参与学校决策、咨询、发动等治理工作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形成制度,不图虚名,力戒形式主义。

  是组建学生自治组织。教育是否适合,只有学生知道。学生既是服务主体也是自治主体,还是监督主体。发挥学生会职能,自我设计,自我实施,自我管理,自我醒悟,自我成长。

培育学校文化

文化是学校的“魂”。文化培育的本质是以文“化”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校文化是历史的、传承的、积淀的、创新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是文化培育的根。“和合承德”意蕴和谐、和平、祥和,结合、融合、合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传承,是学校文化培育的基本遵循。

  强化四个方面。一是物质文化。总体谋划、科学布局,因校制宜,力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主题鲜明,追求 “一草一木都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

  二是制度文化。基于学校章程、形成行为规范、实现管理精细。讲求人性化、渐进性,寓刚性的“管”于柔性的“理”中。

  三是行为文化。从不乱丢垃圾做起,从不讲脏话做起,从严格上下楼梯秩序做起,从认真倾听做起,从“光盘”行动做起,从远离网吧做起,使师生成为知识渊博、风度儒雅、人格独立的文化人。

  四是精神文化。依托 “一训三风”,言行一致,高度自觉,成为师生共有的思想和追求,形成传统,形成团队精神,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

学校特色创建

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品质。办“规范 特色学校”、育“合格 特长人才”是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意。规范与合格是普遍性要求,特色与特长是个性化特点。学校特色是核心价值与多元化、个性化的统一,是由学生适合教育到教育适合学生的具体体现。

  特色的愿景——不同的愿景,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行为、不同的追求、不同的结果。

  特色的理念——理念不同,主张就不同,评价就不同,导向就不同,效果就不同。

  特色的空间——表现为别样的教室、别样的建筑、别样的布局、别样的色调

  特色的课程——因发展定位带来的课程差异,因文化背景带来的课程差异,因生活习俗带来的课程差异,因资源禀赋带来的课程差异,因学校传统带来的课程差异。

  特色的学生——学校特色体现于学生。具体为意志品质坚定,生活习惯养成,学习积极主动,兴趣爱好广泛,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等。

  学校特色,核心是文化特色。学校特色不是特色项目。学校特色不可朝令夕改,不可花样翻新,不可立竿见影。没有学校特色就没有特色学校,没有“一校一品”就没有百花齐放。

德育方式改善

改变说教式、强压式、枯燥无味的德育方式,融入课程、融入教学、融入活动,给学生最阳光的童年、最坚实的基础,实现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

  一是感受学习生活美好。“快乐美好的学习生活是德育教育的基础”。学习既是认知活动,也是精神生活,既是知识获得,更是精神成长。从习得知识,到积极情感,获得自信、获得成功,实现既“育分”又“育人”。

  二是建立完善德育体系。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特点,将不同内容、不同要求,落实到不同学年、不同学段。

  三是组建学生社团。开发广泛的社团活动,提供多样的选择空间。通过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

  四是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严格建章立制,从一件小事做起,靠制度规范行为,靠行为培育传统,靠传统积淀文化,靠文化实现养成。

  五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开展心理辅导。重视对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学生,把信心留给自己,对个人负责;把孝心留给父母,对家庭负责;把关心留给他人,对集体负责;把爱心留给社会,对组织负责;把忠心留给祖国,为民族命运负责。

评价体系建立

评价什么,就有什么;要什么,就评价什么。着眼于综合评价,着眼于绿色评价,发挥评价的导向性、激励性作用。

  对学校的评价。针对学校差异,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确定基础性评价指标和发展性评价指标,强调自主性和创造性。重视学校发展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课程开发的评价。反对单纯以升学率评价一所学校。

  对教师的评价。把国家、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体现在评价中,既评价师能,更评价师德;既评价课内,也评价课外;既评价课程实施,也评价课程开发。反对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一位教师。

  对学生的评价。把学生从“分数名次捆绑”中解脱出来,变单一的分数评价为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实行等级加评语的评价。反对单纯以考试名次评价一名学生。

  对课堂的评价。落实“为学生好学而设计”、“让学生学进去的课才是好课”、“学生的精彩才是课堂的精彩”的生本课堂理念,修订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引导教为学服务,师为生服务。反对单纯以一节课的结构完整评价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