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得要死 恨得要命

 临朐山民 2018-04-10

——对大众情人“酒”的认识与反思

 作者|高树军

       九月九,酿新酒,

       好酒出在咱的手。好酒!

       喝了咱的酒,上下通气不咳嗽;

       喝了咱的酒,滋阴壮阳嘴不臭;

       喝了咱的酒,一人敢走青刹口;

       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

       好酒!好酒!好酒!

       ——电影《红高粱》插曲《酒神曲》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喝酒的历史几乎与人类发展史一样漫长。历史学家一致认为,中国的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山东莒县大汶口文化墓葬中曾发掘出大量的酿酒器皿,证明我国先民早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谷物酿酒了。至于使用植物果实或动物乳汁发酵酿酒,历史更长,难以考证。

       酿酒,喝酒,并非中国人特有的嗜好。放眼世界,虽然朝代、地域、民族、种族、习俗、文化等存在着显著差异,但几乎每个角落都出产酒品,遍布嗜酒群体。此类事例俯拾皆是,无须赘述。据说,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树汁经高温发酵后转化成酒精,土著人便将树干割开一道道口子,下面吊着一只只陶罐,过一段时间,这些树汁就变成了土著人的天然美酒。可是,陶罐中常常会有死鹦鹉。原来鹦鹉也喜饮这种液体,往往被酒精所醉,只顾探头啜饮,岂料两爪无力,便扎进罐中超生去了。动物尚且如此喜好,何况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

       酒,广受世人青睐,自然是有其原因的。现代医学证明:酒精可被肠胃直接吸收,能刺激大脑和神经中枢,扩张血管,加快心率,促进血液循环,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肝脏分泌一种转氨酶,能够分解酒精,但个体的分泌量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同时喝等量的同一种酒,进入个体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却差别很大,此乃酒量有大有小的生理原因。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7% 时,将会发生中毒死亡。

       酒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民间有悠久的饮酒习俗,普通百姓不论穷富,劳作之余小酌几杯,活血化瘀,提神解乏,平淡的日子会过得格外有滋味。酒作为一种生活载体与交际媒体,经历代人的挖掘与提升,将其功效发挥到了极致。生活中事事处处离不开酒:过节喝酒,逢喜喝酒,办事喝酒,见面喝酒,友好往来更得喝酒……高兴时以酒助兴,烦恼时以酒解忧,闲暇时以酒增趣,繁忙时以酒解压。酒还有促进事业发达、社会和谐的作用。你到各地的街道上看一看,大大小小的酒馆林立,门前车水马龙,多少亲情友情在氤氲的酒香里萌生与增进,多少机缘与合作在醉意朦胧中促成与发展,又有多少怨恨纠纷在浓郁的酒气中消弭于无形。酒是什么?是生活的润滑剂,是感情的保鲜剂,是事业的助燃剂,是成功的催化剂!

       酒受到世人推崇,与各种媒体的渲染有极大的关系。譬如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描写饮酒场面152 次,有的整回都是写宴饮场面;《西游记》即便是写佛门生活,竟然也出现了103 次饮酒场面,平均每回达到1 次。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才子佳人与酒结缘,留下千古佳话。武松醉酒之后,景阳冈上打猛虎,快活林里除恶人,被奉为“山东好汉”;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曹操“煮酒论英雄”;陶渊明更是嗜酒如命之人,不为五斗米折腰,却不能不饮酒,饮酒诗竟写了20 多首;还是李白技高一筹,《将进酒》写得别有滋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笔者曾看过一个访谈节目,著名影视演员王刚说,当年应邀为央视《东方时空》的一个栏目配音,只需一句话,怎么说也不中意,便请求录音师取来四两“二锅头”,一饮而尽,借着酒力,把“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一口气说了二十遍,拍屁股走人,任由录音师取舍。现在那个栏目将结束时仍播放这句话,声音低沉朴实,似乎还透着浓浓的“二锅头”酒香。至于影视作品中描写喝酒的场面,泛滥之极矣!

       这样好的东西,却也不宜过量。物极必反,过量饮酒其害不浅!轻则失言失态、伤情误事,重则伤身害命、败家误国。《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商纣的暴政,加上酗酒,最终导致商朝灭亡。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陶渊明、李白虽为万世才子,开创一代诗风,留下不朽名篇,然子孙中绝无拔萃者,陶渊明晚年幡然醒悟,一语中的:“盖缘杯中物也。”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饮酒之风愈喝愈烈,全国每年饮酒开销在2000 亿元以上。酒精依赖及高血压、酒精肝、脑中风等患病人群逐年扩大,因酒引发的纠纷案件、不幸事件简直多如牛毛。

       可叹世风浮躁,世人充耳不闻。酒桌之上,主人千方百计地劝酒,陪着客人一杯又一杯地向下灌。“酒逢知己千杯少”,莫管知己不知己,在酒量上见真章,反正喝得越多越风光。各地的“酒文化”凸现地方特色,譬如在当地流行“六顺”“七上”,即用大杯装满白酒,三两也好,四两也罢,开席后必须六口或七口喝干,若是喝啤酒,须整杯整杯地跟着喝,这叫讨口彩。有个地方的人忒能喝,讲究“三三见九(酒),九九(酒)归一”。啥意思?用小茶碗盛白酒,主陪先敬三杯,副陪又敬三杯,大家共同饮三杯,九杯酒下肚,算是开席;然后还要再喝九杯,方才圆满。这是主题项目,中间夹杂着“掇酒”(敬酒)项目——晚辈或下级尊客人一声“长辈”“领导”,恭恭敬敬地给客人掇起酒杯来,客人得立马喝干,一杯不成敬意,一般是掇双(两杯酒)。我的天!莫说是白酒,就是白开水,也要撑死人了。北方人的热情豪放可见一斑!酒场就是战场,是实力的较量!甭管是啥意思,酒杯一端,用酒量说话。如果是亲朋好友相聚,或是正式场合,实在不能喝,也就罢了,不会太勉强;假如在喝酒中掺杂着其他的意思,那就有好戏看了,不喝的一方“举白旗”,对方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俗话说酒分量饮。不同体质的人,酒量自然不同;不同的酒量,对酒的反应会大不一样。有的人就是海量,喝酒好似喝白水,越喝越兴奋,手舞足蹈,激情澎湃,甚至做出不同寻常的事情。李白自称“酒中仙”,斗酒诗百篇。书圣王羲之醉中挥毫,创作出书法极品《兰亭序》,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水浒》第二十九回“武松醉打蒋门神”,条件是“无三不过望”。就是在去快活林的路上,但凡逢着酒店,武松必饮三大碗,酒味淡了、酒碗小了都不答应。他对施恩说:“你怕我醉了没本事?我却是没酒没本事。带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这气力不知从何而来!”花和尚鲁智深也有同感,他大闹桃花村,曾说过这番话:“洒家有一分酒只有一分本事,十分酒便有十分的气力!”有的人恰恰相反,天生不胜酒力,着酒便醉,闭目垂首,哈欠连连,越喝越颓废。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大概就属这类人,他在《醉翁亭记》中写道:“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这是人体对酒的自然反应。问题是人们往往把酒量看作是情感的标杆,认为喝少了不够意思,甚至是不尊重人。劝酒人常说“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不喝酒的人则拿“只要感情有,喝啥都是酒”做挡箭牌。对待酒的态度和感觉不一样,彼此互不谅解,麻烦事就来了。常言道“舍命陪君子”,看似豪情万丈,实则无奈之举!若是真君子,哪有平白无故以酒害命的?即便要表达真感情,何须以命相搏!

       在日常交往中,量小易醉之人,酒未喝,胆已怯。故此酒席之上谨言慎行,多半采用少倒、少喝、掺水、推托、躲避、拖延等策略,往往受人诟病,被酒友取笑。不管喝多喝少,应当珍惜百姓之汗水、粮食之精华,故意糟蹋酒水,是不应该的。酒之于某而言,痛苦多于畅快,今依然饮之,毕竟不能免俗。“谁能与我同醉,相识年年岁岁”?一醉之乐,偶尔为之;“世人皆醉吾独醒”,常醒之苦,与谁言哉?

       关于酒的诗作、文章甚多,前几天还看到过周作人写酒的一篇短文,只看了标题,未读内容。酒品如人品,这位先生早年变节投日,甘做汉奸,“良心大大地坏了”,不看他写的东西也罢!大体是这些意思,不再啰唆了,借用时下传播的一条手机短信作结: 

       酒,他妈的这东西,装在瓶里像水,喝到肚里闹鬼,说起话来走嘴,走起路来闪腿,躺到床上阳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起来后悔,晚上酒杯一端还他妈的挺美。 

                                             2007年5月4日草成,5月7日晨修改。 

       后记:五一长假,闲来无事,有感而发,自娱自乐。读者慎酒,小酌怡情,豪饮伤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