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南风光与客家围【转载】

 黑龙江波涛 2018-04-10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龙南,赣州的一个县,位于江西的最南端,毗邻广东,素有“江西南大门”之称。自南唐保大十一年(公元953年)建县以来,已有千余年历史,是闽、粤及海外客商人的原居地。去龙南的目的是看客家围屋。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实物载体,它保存了中原远古风情习惯、生活方式,是古代客家民居的主要建筑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墙体由青砖或花岗砌成,易守难攻,非常坚固。赣南的客家围屋,主要分布在龙南、全南、定南、安远等几个县总数约五、六百座,其中尤以龙南最为集中。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为方形,与闽西圆形的土楼和粤东内方外圆的围龙屋呈现出不同的风格。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兴国与龙南不在一个方向,去龙南须先返回赣州。赣州去龙南长途汽车45元,2小时。在龙南住好望角酒店,标间80元。酒店名有气势,外观、大堂还可以,进屋内依然是招待所水平。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从网上查资料,龙南的客家围屋最具有代表的是西新围、杨村燕翼围、里仁栗园围、客家酒堡(渔仔潭围) 以及桃江龙光围等。本想把这几个围屋都看看,谁料到龙南大失所望。问出租车司机、旅店老板都不知道怎样去这些围屋,没有公交车直达。墙内开花墙外香,当地人并没有把这些宝贵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或准备开发但各项设施没有到位。经旅店老板打电话多方询问,关西新围在乡村公路边,可坐乡村汽车直达;其它的围屋不在路边,坐乡村汽车到某地点后还需徒步3、5公里才能到达。龙南乡村汽车有三条线,一小时一班车,线路上没站牌,站路边看车来了招手即停。人生地不熟,于是只去了汽车可直达的关西新围。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关西新围,位于县城东15公里关西镇,建于清代嘉庆至道光年间,迄今有200多年历史,是关西名绅徐名钧所建,费时二十九年、占地面积7700多平方米,与围屋配套的附属设施有10000多平方米。围屋呈长方形,四角布有四个炮楼,外墙高10多米,壁厚1米。围内曲径通幽,轩廊飞檐,画彩镏金的精致风格与围外格调形成“外刚内柔”的景致。整体建筑五组排列,前后三进,共十四个天井,正中为祠堂,对称分置十八厅,围内通道贯穿各列建筑,百余间房屋布局科学、结构严谨,不仅具有安全防卫、防风、抗震、调节阴阳、冬暖夏凉等实用功能,而且承载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从外观看关西新围象城堡,不仅冷兵器时代难以攻破,即使现代没有重火炮和TNT炸药也难以攻破。从县城到关西新围乡村汽车(中巴)5元,1小时。出了县城就一头钻进山里,盘山路,两车道,山清水秀,心旷神怡。新修的路很不错,村村通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交通。小雨时下时停,空气清新,到龙南因去围屋交通不便带来的焦虑顿时消失。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进了围内方知庭院深深,曲径通幽。入围的大门需购票,10元,也许是为了开发旅游,里面的住家、房屋大都是空的,居民搬走了。偏僻、天不好,几乎没有游人,一个人穿行在空寂的通道,有点心绪不宁。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围屋外墙高10多米,壁厚1米,外墙内侧是上下两层楼。房间的门锁着,里面空无一物,这么多房间当年不知能住多少人家。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围屋四角布有四个炮楼,从炮楼的观察孔(射击空)往外看,是另番景象。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围内的祠堂。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戏台和对面的二楼看台。当年能坐在二楼看戏的一定是家族中地位很高的人。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围内还有少量的住家,都是老人,井里的水依然清澈。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西角炮楼下的边门。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西昌围在关西新围附近,是关西名绅徐名钧家的老围,所以后建的一个叫关西新围。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赣州寻访----龙南 - 江南风 - 唐古拉山口

 当地许多房屋都是高墙加炮楼的围屋形式,不过大小、规模有区别罢了。

        到龙南虽然只去了关西新围,但不虚此行,长见识了,赣州寻访就此结束。赣州有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风水文化,此番去赣州没有见识风水文化,有点遗憾。

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赣南是客家,保存着600多座风格迥异的客家围屋,坐落于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东水村的乌石围就是其中一座。乌石围建造于明万历年间,经28年、历三代之力而建成,耗白银1200两,是龙南最古老的围屋之一,当地人都喊它为“土围”。

乌石围建筑风格独特,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规划得体,建筑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美。围屋占地约4500平方米,围屋正面长约60多米,至后围圆形底部约70米,围墙高约8米,共建三厅四院98间房,砖木结构两屋楼,三扇大门出入,每门设二栅一板三道,四向有炮楼守角,密布枪眼,风火墙由乱石砌筑。围屋正面左右两角分别建有一座高达15米异常坚固的方形炮楼,炮楼的四面墙上分布有许多枪眼和炮洞,具有较强的防御能力。围屋厅后建有走马楼环周拱聚,后院挖有一口泉井。整栋祠堂的山墙,是龙头凤尾翘角的三耙墙,每个翘角上分别安放有狮、象、猴、鹿、鹤等吉祥瓷雕,以起护佑客家乡民之意。乌石围虽处深山,这里可是人才辈出。明清两代有举人、进士70多人,其中清嘉庆年间的赖国佐曾领5品大夫衔。如今的乌石围虽然饱经风霜,但当年的雄姿依然犹存,目前还有近百人生活在里面。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围龙屋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中轴对称,主次有序;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

2、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两个半圆相合,形同阴阳两仪的太极图式。两个半圆,围绕着方正的堂屋,寓意于“天圆地方”,将整座屋宇喻为一个小宇宙,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客家的风水地理师,往往将堂屋各围龙屋比拟人体,以人体的比例决定整座屋宇的比例及平面关系。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类型不一,风格有异。然而,其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围龙屋主要分布在粤东的梅县、兴宁、大埔、蕉岭、丰顺等地。比较集中的是梅县、隆文、南口、白宫、松口等地。还随着客家人的播迁而衍布广西、贵州、云南、湖南、四川、台湾、香港等地。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饮水井。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中国网图片库 赖鑫琳/摄

 

江西龙南县赣南客家乌石围。

 关西新围,位于龙南县的关西镇,之所以叫新围,是因为原来在它的旁边还有一个老围。从赣州到陇南县城的大巴50分钟一趟,票价43元,还算舒适。从龙南县城再到关西新围有大巴,也可以打车,距离在10公里左右。关西新围的占地面积很大,有7700多平方米,差不多一个足球场那么大,里面的格局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庭院式样,前后三进,各个房间之间一共有14个天井,祠堂居中。新围的建造者叫徐名钧,因在家行四,所以人称徐老四。 

 

龙南县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围屋,杨村的乌石围,因为围屋外面这块大石得名。从这张片子里可以看出:围屋的外墙都是没有窗户的,只有枪眼,而角上的炮楼又都会突出一些,这样就消除了防御的死角。这种设计,对于没有重武器的土匪和歹徒来说,攻入围屋基本上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龙南县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围屋,杨村的乌石围,因为围屋外面这块大石得名。从这张片子里可以看出:围屋的外墙都是没有窗户的,只有枪眼,而角上的炮楼又都会突出一些,这样就消除了防御的死角。这种设计,对于没有重武器的土匪和歹徒来说,攻入围屋基本上属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