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东港市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南临黄海,海上的温湿气流和山区冷湿气流交汇形成独特的小气候,素有“北国小江南”之美誉。这里阳光充足、昼夜温差较大,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剧烈,不仅为有益菌群、微生物群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还有利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产生和植物有机物质的合成和积累,为草莓的生长和发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然而,要想做大草莓产业,光靠良好的自然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掌握核心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东港草莓产业处于小规模、家庭式的生产经营状态,全市草莓栽培面积仅2万多亩,总产量5万多吨,总产值3亿元左右。草莓的销售基本依靠一家一户的地摊销售。 就在这时,东港市在长山镇组建了东港草莓研究所,主攻技术关。100多名草莓科技工作者常年活跃在田间大棚,为草莓质量安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全市草莓生产完全按出口草莓种植标准、加工技术规程等一系列技术标准执行,为东港草莓走向世界提供了安全保障。东港草莓研究所还从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引进草莓专家,在为东港草莓注入最先进科技元素的同时,也让东港在种苗生产、草莓种植管理技术方面领先全国。 为了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东港市引导种植大户通过反租倒包等形式,在所有乡镇都建设了高标准示范园区,同时为农民提供全覆盖的科技培训。如今,东港市的草莓种植户几乎个个都是技术员。 从“拿来”国外技术到引领世界草莓技术,从成立全国首个草莓科技研究院到加快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乡镇科技培训全覆盖,东港草莓产业掌握了核心技术。 精深加工,形成完整产业链 为壮大产业,东港还努力推动草莓产品向精深加工发展。多年来,东港市重点扶持了一批草莓深加工企业,草莓产品已形成罐头、果脯、果酱、果酒、果粉等10余个系列30多个品种。目前,东港市有草莓深加工企业近百家,产品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新加坡、日本、韩国、俄罗斯、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如今,东港市草莓产业已构建起“企业+农户+基地”、“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生产模式,形成了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条,种植户在家门口就能将草莓卖个好价钱。 加大电商营销,开展人才培训 过几年的探索发展,以草莓为代表的电商产业正成为东港市农业供给侧改革和促增长、惠民生的新动力。 2015年东港市举办了全国草莓微商大会,通过微商的作用,将东港草莓销往全国,打响了知名度。 在第12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东港市政府与京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就地理标志性产品电商上行、农村电商发展、电商人才培训、互联网金融等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 从去年初开始,东港市开展了大规模的电商宣传和培训工作,全市参加培训近万人次,东港青年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通过电商特色营销渠道,草莓的利润空间较传统模式高出50%以上。”东港一家浆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虽然东港今年草莓亩产有所下降,但产值却明显增加,且电商销量占总销量的80%。“互联网+特色农业”正在为传统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实习编辑:夏晓草 编辑:张程 统稿编辑:何鹏 责任编辑:张磊 找到我们: 微博、微信名都叫《致富帮》 《致富青年帮》广播节目收听: 中波收听:AM720(华北、华东部分地区) 网上收听:央广网(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帮,助您 打开财富之门,点亮人生梦想! |
|